盛宣怀(1844—1916)是清末洋务派的重要官员,为官期间参加了多次赈灾活动。光绪十七年在治理山东小清河工程时,盛宣怀倡议“以工代赈”,让灾民参加河工建设,一方面兴修了水利,一方面用筹得的赈款以工资形式发给灾民,一举两得,后人多为仿效。下列历史人物的改革与盛宣怀的措施“不谋而合”的是
A.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 罗斯福的新政
C.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D. 赫鲁晓夫改革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发生变化,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其成立的标志是
A. 《共产党宣言》发表 B. 雅尔塔会议召开
C.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D. 美国对日宣战
列宁曾经评论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这说明华盛顿会议没有很好地解决哪两个国家的矛盾( )
A. 美国和日本 B. 英国和德国
C. 德国和法国 D. 美国和德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她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下列生活现象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是
A. 驾乘汽车购物 B. 利用网银购物 C. 乘坐火车旅游 D. 手机QQ交友
马克思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下列有关这次革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革命中处死了国王查理二世
B. 几乎经历半个世纪,直到1688年的所谓光荣革命为止
C.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
D. 影响到其他欧洲国家,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A. 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C. 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D. 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