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际上它们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范围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际上它们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尝试。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这样写道:“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努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朝着过去。”

材料三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材料四下表是《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一书中记载的建国初我国国民经济有关数据

 

 

产品名称

单位

 

 

 

 

 

 

 

按人口平均产量

各国为我国倍数

 

 

 

 

 

 

 

中国

苏联

美国

英国

苏联

美国

英国

 

 

电力

7.9

219.5

1144.6

514.9

27

141

63

原煤

公斤

83.0

761.0

3498.0

4938.0

9

41

58

生铁

公斤

1.7

84.4

244.5

165.9

50

144

9

公斤

0.9

95.3

376.3

255.2

106

418

281

棉花

公斤

7.34

20.28

61.42

70.38

2.8

8.4

9.6

 

 

材料五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了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1)根据材料一、二,19世纪60年代中俄两国发生了什么求新图强的事件?结合材料,概括中国求新图强事件的主要特点与俄国求新图强事件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之后,斯大林又实行了哪些经济策略?邓小平所说“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指什么?

(3)阅读材料四、五,建国初期我国面临怎样的状况?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中国共产党采取了怎样的“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4)综上所思,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应该吸取什么经验?

 

(1)中国:洋务运动。主要特点:只限于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或师夷长技)。俄国:1861年改革。影响: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也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2)经济策略:实行重点发展重工业的两个五年计划;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指: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或斯大林模式)。 (3)问题:重工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或重工业产量远低于美英苏)。战略: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并优先发展重工业。 (4)经验:根据国情制定经济政策;学习外国经济建设经验时要结合国情;农业、重工业、轻工业要协调发展;经济要搞活,经济政策要灵活,避免僵化等。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可知,中国在19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洋务运动,主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根据材料二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主要特点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俄国经过1861年的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同时也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之后,斯大林又实行了重点发展重工业的两个五年计划和开展了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经济策略。第二小问,“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指的是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模式。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四中表格中的内容和材料五可知,建国初期我国重工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制定政策要根据国情制定经济政策;学习外国经济建设经验时要结合国情;农业、重工业、轻工业要协调发展,注意发展的平衡性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对人的重新强调和对人所能取得成就的重新强调更能导致海外扩张。

材料二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法则。

材料三经济革命开始于英国,然后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后来再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政治革命也一样:17世纪的英国革命标志其开始,随后的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标志其更进一步的发展。

材料四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了中欧和东欧的革命,导致了革命对西欧的威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西欧和东欧国家都被迫转而寻求两个新的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的支持。

——以上材料均出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14世纪前后,欧洲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开始“对人和人所取得成就重新强调”。这反映了什么思潮?材料中“超自然的力量”指什么?

(2)结合材料二,各举一例“这些哲人”将理性应用于思想、科学和生物学领域的史实。

(3)材料三中“政治革命”指什么?指出材料二所述事件与法国革命之间的关系。

(4)根据材料四,“东欧的革命”主要指什么?材料认为中欧和东欧的革命“导致了对西欧的威胁”,这种偏见和错误评估对二战后的世界局势带来了怎样的危害?

 

查看答案

“启蒙”在法语中的本意为“光明”,17世纪至18世纪法国的一批思想家认为,应该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纷纷著书立说,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这批思想家中的代表有

①莎士比亚

②卢梭

③海明威

④伏尔泰

⑤孟德斯鸠

⑥托尔斯泰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①④⑥

D. ②③⑥

 

查看答案

二战后到1955年初,新独立的亚非国家达13个,使该地区独立国家总数增至近30个。但是帝国主义不甘心完全退出已占据的地盘,殖民主义者在大战结束后卷土重来,许多亚非国家依然受到种族歧视和殖民统治的严重威胁……1955年4月,被称为“人类历史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色人种的洲际会议”的亚非会议(万隆会议)召开。亚非会议的主要任务以及中国在会议上做出的贡献是

A. 促成亚非新兴国家结盟——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亚非国家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和种族歧视——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 反对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提出“一边倒”外交方针

 

查看答案

如图是某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调查研究写成的研究报告的一部分。从内容来看,该学习小组的研究主题应该是

A. 新航路开辟

B. 文艺复兴

C. 工业革命

D. 启蒙运动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他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人类从彼此隔绝走向交往联系最初要归功于

A. 三角贸易

B. 资产阶级革命

C. 新航路开辟

D. 工业革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