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小明同学绘制的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空格处应该是 A....

阅读小明同学绘制的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空格处应该是  

A. 夏朝    B. 商朝    C. 战国    D. 东汉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是中国历史朝代更替的相关问题。按照中国古代历史朝代更替表,夏商之后相继经历的是西周、东周两朝。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所以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探究任务。

(钢铁长城两弹一星显神威)

材料一这次成功的试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中共中央、国务院为第一颗原子

弹爆炸成功向试验现场发的贺电图1

材料二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

材料三图2

(1)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何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核武器的研制成功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我国对于核武器的使用坚持什么原则?材料三中成就的取得,有什么标志性意义?

(科技强军倚天神剑显国威)

(3)从图3到图4人民解放军有何巨大变化?我国国防力量的这些发展变化说明了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导致这种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题文)材料一: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社会制度不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台湾可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邓小平

材料二

材料三2018年4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海南博鳌会见了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一行。台湾问题研究专家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习总书记的会见讲话意涵深远,彰显了大陆方面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决心,继续同台湾同胞分享发展机遇的诚意,以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台湾经济带来的机遇。

——新华网4月10日电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邓小平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独特模式”是什么?“独特模式”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谈谈关于国家的统一问题,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请回答:

(1)1980年我国开放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是:

A           B          

C           D          

(2)在对外开放中,形成的三个经济开放区是:

E           F           G          

(3)随着对外开放的地区扩大,1988年我国增设了哪一经济特区?1990年设立了哪一开发区,这一开发区已发展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4)历经几十年的开放,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一九五八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及其基本点,其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其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请回答:

(1)材料中“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在这一“路线”的指引下,我国发起了什么运动?其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中所说的“缺点”给我国的经济建设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4)为了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提出了什么方针?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迫切要求,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至1953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背景篇———土地制度深恶痛切)

材料一如图所示

(探究思考)

(1)材料一与解放前的哪一经济制度有关?这一制度给新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为此,采取什么措施?

(政策篇——有法可依目的明确)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材料二出自哪一部法律文件?

(改革篇——土地易主欢欣鼓舞)

材料三

(3)上面漫画与哪一事件有关?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设想一下,“农民”回家乡后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意义篇——农民翻身巩固政权)

(4)结合土地改革的意义分析材料二中土地改革的目的实现了吗?土地改革的完成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请再举出两项巩固新生人民民主政权的措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