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改革与开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

改革与开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改革。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废除,新制度建立。国家富裕,军力增强,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19世纪),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全球通史》

材料三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习近平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制度”是指什么?商鞅变法中的哪些措施使秦国“国家富裕,军力增强”?

(2)材料二中日本以“中国知识”和“西方技艺”为口号分别进行了哪两次改革?

(3)材料四中的“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中国道路”是指什么道路?“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开辟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事件是什么?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

 

(1)封建制度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答对两点即可) (2)大化改新;明治维新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洋务运动; 新文化运动。 【解析】(1)依据材料一“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废除,新制度建立”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出租,他们转化为封建地主,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由此可知,“新制度”是指封建制度,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家富裕,军力增强。 (2)依据所学可知,日本以“中国知识”为口号,进行了大户垓心的改革,向中国唐朝学习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1868年,日本以“西方技艺”为口号进行了明治维新改革,大力发展近代工业,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3)依据所学可知,1982年,中共十二大召开,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所以材料四中的“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中国道路”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为了维护清朝统治,清政府内部一些开明的官员开始学习西方的技术和器物进行洋务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中国近代化道路;1915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掀起了新文化运动,这一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在社会上起到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共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小历在查阅作业帮“评说秦始皇”时遇到两种参考答案:A.秦始皇强化思想控制, 倡导儒家学说, 有力促进思想统一; B.秦始皇灭六国,立郡县,创立中央集权制度。你认为哪种答案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题文)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下列对三次科技革命表述正确的是①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②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③第三次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④三次科技革命都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推动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进程 (   )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罗斯福新政采取了调节与控制工业生产、整顿银行、补贴农业等一系列措施来摆脱经济危机。这些措施的突出特点是(    )

A. 放任经济自由发展    B. 国家干预经济运行

C. 调整资本主义制度    D. 遏制法西斯势力

 

查看答案

今年是欧洲联盟成立25周年,试问其联盟性质是(   )

A. 欧洲政府间的国际经济组织    B. 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 欧洲经济一体化组织    D. 欧洲经济区域合作组织

 

查看答案

下列战役中,既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的是(   )

A. 斯大林格勒战役    B. 莫斯科保卫战    C. 诺曼底登陆    D. 攻克柏林战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