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在战略决战中,开始由于国民党的兵力还有一定优势,并实行重点防御,因此辽沈、淮海两...

在战略决战中,开始由于国民党的兵力还有一定优势,并实行重点防御,因此辽沈、淮海两大战役以打为主。在平津战役中,我军在以优势兵力为后盾的条件下“和”“打”结合,最终,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可见,解放战争胜利是由于

A. 毛泽东的指导

B. 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C. 解放军英雄善战

D. 战略战术正确

 

D 【解析】依据题干:因此辽沈、淮海两大战役“以打为主”,在平津战役中,我军在以优势兵力为后盾的条件下“和”“打”结合,由此可知在三大战役中我军采用了不同的战略战术,“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取得解放战争胜利,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也是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但是材料中没有体现,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所示摘选自《困境中的突围:重大突发事件与国民政府的对策》一书,由此判断国民政府是针对哪一事件采取的对策?

A. 国共内战

B. 西安事变

C. 九一八事变

D. 七七事变

 

查看答案

在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中,围绕与武汉有关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小敏同学设计了一幅历史遗址游览路线图,其解说词中有“它在推翻君主专制制度,促进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一句。该解说词反映的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南昌起义

 

查看答案

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指出:“………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  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结构图

材料二 

(1)请将材料二中的四幅图片序号,填入材料一中相应的历史时期。

A:                B:                 C:              

(2)材料二中四幅图片反映的史实分别发生在哪一历史事件中?从中选出两个事件,分别说出每组事件之间的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简要说明。

(3)根据材料二中与英国有关的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英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决定以此为话题进行回顾反思,请你参与探讨相关问题。

板块一:日出东方----开天辟地

    材料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中国革命选择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道路?

板块二:星火燎原——革命发展

    材料   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写信给予了答复,批评了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在信中毛泽东指出:这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中国共产党如何点燃“星星之火”的?

板块三:进京赶考----谋划蓝图

    材料   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3)上述材料是进京前毛泽东对他的战友讲出的一番话。他们“赶考”取得了怎样的“成绩”?试举20世纪50年代的两例说明。

板块四:伟大转折----举世瞩目

材料   ……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

——《我的一九七八》歌词

(4)“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开启了我国农村哪次改革?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板块五:天才设想----实现统一

    材料   2015年7月1日,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外的金紫荆广场举行升旗仪式及酒会,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18周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及各界代表约2500人将一同出席。

(5)香港的回归得益于哪一政策的提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