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改革是推动国家进步、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大...

改革是推动国家进步、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大事记

 

1978年12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举行

1980年        国家决定在广东省的深圳等地试办经济特区

1984年        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接着又将长江三角洲等地作为经济开放区

1988年        国家又决定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

1990年        开放上海浦东,设置上海浦东新区

1992年        开放重庆等5个长江沿岸城市,开放成都等18个内陆省会城市和满洲里等13个边境城市和口岸

2013年        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战略

(1)以下表述与材料一信息一致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括号内划“√”;违背了材料信息的,请在括号内划“×”;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

②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 )

③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的开放格局。( )

④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

材料二  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摘自十九大报告

材料三 

1991年的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    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上作报告

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开始的省份是什么?简述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的影响。

(3)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目标是哪次会议?

(4)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改革,给国家造成的后果是什么?苏联和中国的改革带来的不同后果给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哪些启示?

 

(1)①(√) ②(×) ③(×) ④(○)。 (2)安徽(或四川);(1分)解放了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给我国带来了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带动了企业的改造,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任1点) (3)中共十二大。 (4)苏联解体(国家解体);因为中国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改善民生;要加强党的建设,提高执政能力;要正确处理民族关系;要防止西方的“和平演变”。等等(任2点) 【解析】(1)①依据材料一的“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举行”,之后对外开放范围不断扩大。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与材料信息一致,故划“√”。②依据材料一的“1988年,国家又决定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由此可知,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是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故本题“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违背了材料信息,故划“×”。 ③依据材料一的“11980年,家决定在广东省的深圳等地试办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接着又将长江三角洲等地作为经济开放区;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设置上海浦东新区;1992年,开放重庆等5个长江沿岸城市,开放成都等18个内陆省会城市和满洲里等13个边境城市和口岸”可知,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宽领域、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故本题“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的开放格局。”违背了材料信息,故划“×”。 ④依据材料一的“改革开放大事记”,涉及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与“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无关。故本题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故划“○”。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安徽凤阳小岗村最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2年中共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故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目标是中共十二大。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了苏联解体。中国的改革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改革开放;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所以能够成功。苏联和中国的改革带来的不同后果给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的启示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改善民生;要加强党的建设,提高执政能力;要正确处理民族关系;要防止西方的“和平演变”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向日葵》以绚烂的色彩、奔放的笔触表达了狂热的情感,将形式美和意境美推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度,其作者是

A. 凡·高

B. 达·芬奇

C. 莎士比亚

D. 毕加索

 

查看答案

历史漫画是一种特殊史料,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作者的主观喜恶。观察下图漫画《睁开眼睛》,迫使其“睁开眼睛”的历史事件是

A. 德国突袭波兰

B. 德国突袭苏联

C. 珍珠港事件

D. 雅尔塔会议

 

查看答案

当今世界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构成了威胁。那么,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危机的连续打击

B. 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扩张

C. 国际恐怖活动的频繁发生

D. 民族复仇主义的打击报复

 

查看答案

分析图表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据下表可以推断,苏俄(联)这一时期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B. 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

C. 斯大林体制、赫鲁晓夫改革

D. 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查看答案

知识提纲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记忆、理解历史知识。下图是某同学在整理课堂笔记后提炼出的部分要点。据此判断,他正在学习的主题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俄国农奴制改革

D.日本明治维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