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农业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注农业问题。阅读下...

农业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注农业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

材料二: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

材料三:1958年,中国出现了亩产13万斤的“中稻高产卫星”和一棵白菜重250斤、一个萝卜重千斤等众多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奇迹”。……但是农村经济水平普遍很低,大食堂难以维持,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农副产品产量急剧下降,城乡粮油棉等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许多地区因饥饿发生了浮肿病,有的地方人口死亡率剧增。

材料四:我刚到安徽那一年(1977年),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的队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40元以下的约占25%。我这个第一书记心里怎么能不犯愁啊?      

——万里《农村改革是怎么搞起来的》

(1)针对材料一的现象,新中国成立后制定了哪部法律文件?

(2)据材料二回答,材料中引导农民走什么样的“路”?

(3)材料三是什么事件导致的严重后果?

(4)据材料四回答,为解决安徽农村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

(5)从上述土地政策的变化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 农业生产合作社 (3) 国民经济严重困难 (4) 生产责任制(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5)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制定政策从国情出发……(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国初期我国为了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实行了土地改革的政策,1950年6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如果不引导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可知,引导农民走的路是: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3)根据材料三的时间1958年和给经济带来的严重灾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1958年出现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是我国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出现的严重的失误。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解决安徽农村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措施是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在农村进行改革。 (5)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经济改革一定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实事求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能急于求成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为保障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而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 民族团结    B. 民族平等   C. 西部开发   D. 民族区域自治

 

查看答案

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党的哪一次会议上?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二大

C. 十三大

D. 十四大

 

查看答案

歌曲《春天的故事》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个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其中"一个圈"指的是

A. 香港特别行政区    B. 澳门特别行政区    C. 经济特区    D. 沿海经济开发区

 

查看答案

(题文)2008年10月,15家主流媒体公布了征集到的流行语,如:"下海、农民工、上网、炒股、汉堡、科学发展观、雄起……"若给这些流行语定一个最准确、合理的主题,应该是

A. 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    B. 加入世贸 市场经济    C. 对外交流 大国崛起    D. 西部开发 解放思想

 

查看答案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是农民赞扬(    )

A. 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实行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 人民公社的成立    D.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