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自东吴以来...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

材料二:一幅历史图片

材料三: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区”形成(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图中,①大运河的中心和南北起点的名称分别是什么?②大运河是那个皇帝在位时修建的?③开通此河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经济格局的变化对今天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1)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大量南迁,带去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等。任意三点 (2)①中心:洛阳南方:余杭北方:涿郡 ②隋炀帝 ③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经济中心的南移 要保持政局的稳定,要维持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要重视并鼓励社会经济的发展 要重视科技进步,要积极学习和引进先进的劳动力,工具,技术等 要坚持对外开放 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等。 【解析】(1)依据材料一描述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历史。这一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南北方劳动人民辛勤努力,长期共同开发等。 (2)依据课本所学,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隋炀帝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用六年时间开凿了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成为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3)依据材料一“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反映了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开始超过了北方;材料二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发展;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了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三则材料反映了经济格局经济中心的南移;经济重心南移是因为南方局势稳定,政府支持,得出:要保持政局的稳定,要维持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要重视并鼓励社会经济的发展;由北方迁移的人民为南方提供了劳动技术、劳动力得出:要重视科技进步,要积极学习和引进先进的劳动力,工具,技术等;由此越南引进占城稻,推动水稻种植,得出:要坚持对外开放;南方有利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可推动经济发展,得出: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杜甫《忆昔》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2)由材料一可知唐朝主要的粮食品种是什么?

材料二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

材料三

(3)结合材料二,说明唐朝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并说明这一政策有何积极影响?

(4)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三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是什么?有何作用

 

查看答案

连线题

(1)毕昇(   )               A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2)《资治通鉴》(   )         B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西汉司马迁(   )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文天祥(   )             D活字印刷

 

查看答案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这段文字出自《日本书纪》一书。为了实现文中所说“常须达”,日本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 派倭寇侵略我国沿海地区

B. 派商人与唐朝通商

C. 派僧侣到唐朝传播佛教

D. 派遣遣唐使到唐朝学习

 

查看答案

下列重大科技成就属于宋朝时期的有:

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②指南针的使用

③火药的广泛使用

④造纸术的发明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

 

查看答案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最后完成于(  )

A. 东晋    B. 隋朝    C. 两宋    D. 明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