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期末复习时老师让同学们将本学期学过的重要知识进行整理,班里的小马虎整理了以下一段...

期末复习时老师让同学们将本学期学过的重要知识进行整理,班里的小马虎整理了以下一段文字,请你帮他将下面的五处错误的改正过来。

1949年9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土地改革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1978年召开了十一届五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温饱水平;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8届奥运会。

(1)错误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 (2)错误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

(3)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4)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 ___

(5)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

 

(1)错误:1949年9月10日。 改正:1949年10月1日。 (2)错误:土地改革。改正:三大改造。 (3)错误:十一届五中全会。改正:十一届三中全会。 (4)错误:温饱。改正:小康。 (5)错误:28 。改正:29。 【解析】试题(1)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的史实,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2)本题考查的是三大改造的史实,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本题考查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史实,1978年12月,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4)本题考查的是十三大的史实,十三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会后制定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战略,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5)本题考查的是体育事业的发展,1984年第23届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1959年,容国团首次获得乒乓球单打冠军,是新中国成立第一个世界冠军。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的内容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从毛泽东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到邓小平的“三个面向”,不仅仅是社会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两个伟人的不同要求,也是邓小平继承毛泽东教育思想的一次理论上的飞跃。邓小平把教育的视野引出了国门,引向了世界,引向了未来。结合你所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罗马帝国最初的两百年,正值我国的东汉时期,罗马帝国积极开展与东方的贸易,东汉时期的中国与罗马帝国的贸易比较频繁。双方的官方也开始正式接触。

(1)在中国的史书中对罗马帝国是怎样称呼的?

(2)当时,中国的哪种物品深受罗马人的喜爱?

(3)双方官方交往有那些史实?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许多地区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成良田。

材料二:社员苦干两年,生产发展了,产量一年比一年提高,社员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生活也一年比一年改善,组织起来的优越性显示出来了。

材料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责任明确,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农民高兴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农村生产状况?

(2)在第一则材料中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的原因是什么?

(3)在材料二反映的历史时期,如果农民不组织起来会有那些弊端?

(4)材料三反映了那时的农民对联产承包责任制持什么样的态度?为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美国和日本又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企图把将介石集团的代表继续留在联合国,阴谋制造“两个中国”。美国的提案遭到多数国家的反对,被大会拒绝。

(1)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的目的是什么?

(2)当时中日两国的关系如何?1972年时有何改变?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3)在2005年中日关系陷入低谷的原因是什么?

(4)中日两国自古以来就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你认为今天的中日关系要求日本的领导人怎样做?

 

查看答案

某同学想了解古希腊文明情况,下列可供他翻阅的书籍有

①《马可·波罗行纪》

②《天方夜谭》

③《伊利亚特》

④《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