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报刊的出现是近代中国杜会进步的体现。有关下列报纸说法正确的是 A. 都高举民主科...

报刊的出现是近代中国杜会进步的体现。有关下列报纸说法正确的是

A. 都高举民主科学两大旗帜    B. 都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C. 都促进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D. 都主张维新变法改良

 

C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为了集中革命力量,1905 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大会决定创办《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报刊,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时务报》、《国闻报》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报纸,用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由此可知三种报纸都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C项符合题意;D项不合题意;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高举民主科学两大旗帜,掀起新文化运动。A项不合题意;《民报》宣传民主共和思想,指导辛亥革命。B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老舍在《我的母亲》中写到:父亲死在庚子闹拳那一年,联军入城,……母亲拉着哥哥与姐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这里的“鬼子”是指

A. 英国军队    B. 英法联军

C. 八国联军    D. 日本军队

 

查看答案

对于中国近代史的一位人物,有同学认为他采用西方科技兴办近代企业,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另一些同学认为他签订了《马关条约》,是个卖国贼。他们讨论的历史人物是

A. 林则徐    B. 曾国藩    C. 袁世凯    D. 李鸿章

 

查看答案

“经过三十年洋跃进,清朝陆军洋枪数量‘甲乎天下’,海军位列‘亚洲第一’”。这上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题文)思想文化的新旧更替,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也显示了人类社会的风云变幻。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 请写出 14 世纪欧洲兴起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  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 ) 举出 18 世纪启蒙运动时期法国的一位著名代表。  在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能体现启蒙思想的法律文献有哪些?

(3 )1898 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发动了一场争取民主宪政的运动。 这一宪政运动指的什么?该运动在思想方面产生了什么影响?

(4 ) 中国在 20 世纪初掀起了一场什么思想解放运动?这一运动为哪一科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5 ) 以上运动有何共同的历史作用?

 

查看答案

革命或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两种重要方式。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路易(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 援助美国并非他热爱民主起义,而是由于他畏惧且憎恨英国。 他帮助美国,支持自由事业,可这却成为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法国已彻底倒闭了。

﹣﹣海斯、穆恩、韦兰《全球通史》

材料二  2009 年 2 月 12 日,奥巴马参加林肯诞辰 200 周年纪念活动,并表示他特别感激林肯,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中国网援引英国广播公司报道

材料三 俄国 1861 年改革后,一位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列宁则指出:“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

材料四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 ……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 ……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下

(1 )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何说美国的独立战争是一次“民主起义”?请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 18 世纪后半期英国被法国“畏惧且憎恨”的原因。

(2 ) 材料二中,奥巴马特别感激林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 依据俄国 1861 年改革的有关内容,分别指出材料三中两种认识的基本依据。

(4 ) 材料四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首要目标”,明治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5 ) 美、日两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