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那些有利于国家...

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那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人或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被后人传诵与铭记。

探究一:宝岛台湾在历史上经历了与祖国的三次分离,第一次分离后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谁?

探究二:当中国告别风云变幻的近代史时,也就告别了那个时代曾经的苦难。

(1)台湾与祖国的第二次分离始于近代史中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写出这个条约的名称。

(2)台湾第二次回到祖国怀抱的原因是什么?

(3)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国民党残余部队退守台湾,造成了台湾与祖国的第三次分离。台湾与祖国第三次分离于哪一年?

探究三: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1)新时期我国政府为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而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

(2)举出这一构想成功实践的两个范例。

(3)写出新时期我国政府在这一伟大构想基础上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

感悟:通过上述探究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正确认识。

 

探究一:郑成功. 探究二:(1)《马关条约》.(2)抗日战争的胜利.(3)1949年. 探究三:(1)一国两制.(2)香港回归、澳门回归.(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感悟:祖国统一是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实现祖国统一是历史大势所趋;要想实现祖国统一必须提升中国综合国力;“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证明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解析】探究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台湾和祖国大陆第一次分离。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 探究二: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给台湾给日本,造成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第二次分离。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渡江战役中,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造成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第三次分离。 探究三: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党和政府创造性的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完成祖国统一开辟了途径。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指引下,香港作为特别行政区于1997年顺利回归祖国。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于1999年顺利回归祖国。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之后,在“一国两制”构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通过对台湾问题的探究,我们得到的感悟是:祖国统一是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实现祖国统一是历史大势所趋;要想实现祖国统一必须提升中国综合国力;“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证明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蓝灰色的海洋”到“亮丽的风景线”说的是社会生活哪一方面的变迁?

A.

B.

C.

D.

 

查看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哪次会议上提出来的?

A. 中共十六大

B. 中共十七大

C. 中共十八大

D. 中共十九大

 

查看答案

1984年,邓小平曾说:“我们多次讲过,我国政府在1997年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后,香港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以上讲话主要阐述(  )

A. 在香港设立自治区    B. “一国两制”构想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查看答案

毛泽东主席曾对美国总统尼克松说:我们两家也怪得很,过去 22 年总是谈不拢,现在从打乒乓球起不到 10 个月就谈成了。”这里的“两家”“谈成”的结果是(  

A.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B.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C. 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D.中国重返联合国

 

查看答案

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交接入列。

A. 辽宁舰

B. 镇远号

C. 致远号

D. 东方红一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