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题文)习近平同志说过:“我们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继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

(题文)习近平同志说过:“我们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继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60多年前,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

A.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60多年前,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60多年前,应该是20世纪50年代;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1950年开始至1952年基本完成的土地改革( )

A.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 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

C.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 彻底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土地制度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 消灭土地私有制度

B. 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C. 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D. 解放农村生产力

 

查看答案

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

A.抗日战争胜利                B.人民解放占领南京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西藏和平解放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开国大典    B. 土地改革    C. 三大改造    D. 香港回归

 

查看答案

“中国梦”的提出,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强国梦”的轨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以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元旦社论

材料二:“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实行四个现代化,大幅度的提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必然要多方面的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和思想方式。”

——1979年元旦社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久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