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从苏联模式中走出来,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给各社会主义国家以深刻的启迪,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也开始根据自己国家的具体情况,探索自己的道路。这预示着科学社会主义开始从模式化发展向注重与本国国情紧密结合的特色化发展转变。这一转变,必将给科学社会主义带来新的更加明媚的春天!

——摘编自2018年2月28日人民日报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什么? 

(2)“苏联模式” 的特征如何?中国是怎样“从苏联模式中走出来”的?中国的成功探索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什么影响? 

(3)科学社会主义从“模式化发展”向“特色化发展”转变,说明了什么?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运动。 (2)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通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使社会主义国家也根据国情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 (3)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模式,要不断调整相关政策适应本国发展的需要。 【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巴黎公社运动。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模式”的特征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1978年中国通过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从苏联模式中走出来;中国探索成功的烟瘾是因为找到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根据国情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提供了借鉴。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科学社会主义从“模式化发展”向“特色化发展”转变,说明了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要不断调整相关政策,要适应本国发展的需要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谁?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 

(2)依据材料概括指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和“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各是什么?实现这“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须确保哪一政党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查看答案

下列材料摘编自梁启超的《变法通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欲兴学校、养人才,以强中国,惟变科举为第一义。

材料二  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1)上述两则材料所表达的变法主张,有什么共同之处?梁启超认为,这些共同的主张得以实现的途径是什么? 

(2)上述材料中的“科举”作为一种制度,诞生于哪一朝代?又于哪个朝代被废除? 

(3)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变法失败后,革命团体纷纷建立。在此基础上,孙中山建立的统一的革命组织是什么?他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  成皋之战、昆阳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

——摘编自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1)在上述“有名的大战”中,“弱者” 战胜强者的共同策略是什么?在图8所示“大战”中,强者是指哪一方?弱者是怎样战胜强者的? 

材料三  数百年来,历史学界对于“赤壁之战”发生的地点问题多有争论,诸说并起,被传媒称为“新赤壁大战”。根据诸说认定的湖北省各个不同地点进行统计,至少有七种“赤壁说”:蒲圻[qí]说、黄州说、钟祥说、武昌说、汉阳说、汉川说、嘉鱼说。从当代观点来看,争论的焦点在蒲圻说和嘉鱼说之间。

——摘编自国际在线

(2)赤壁之战发生的地点在今天的哪一省份?目前,“新赤壁大战”的焦点是围绕哪两个地点的争论?历史学界对“赤壁之战”发生的地点争论不休的原因是什么? 

(3)从赤壁之战中,你能吸取到什么经验教训?

 

查看答案

1948年至1952年是欧洲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工业生产增长了35%,农业生产实际上已经超过了战前的水平,战后前几年的贫穷和饥饿已不复存在。当时欧洲经济发展最快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A. 成立欧洲共同体    B. 成立欧洲联盟

C. 推行马歇尔计划    D. 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查看答案

“中东战争”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战争,下列表格反映了第一次中东战争初期双方兵力对比情况。从该表中所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A. 第一次中东战争初期以色列兵力占据优势

B. 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初期以色列取得了胜利

C. 第一次中东战争初期阿拉伯兵力占据优势

D. 第一次中东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胜利结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