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材料二乾隆皇帝在給英王的信中説:"天朝物...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材料二乾隆皇帝在給英王的信中説:"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无。”

(1)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2)郑和下西洋,最近到达什么地方?用一句话评价郑和。

(3)材料二体现了清朝统治者怎样的思想?

(4)材料一、二分別反映了明清两朝采取了那两种不同的対外政策?这些政策产生了什么不同后果?这种结果対你有什么启示?

 

(1)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为了加强与亚非各国的联系。 (2)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伟大的航海家。 (3)以天朝上国自居。 (4)明朝时期积极对外交往,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交往有利于经济发展和交流,闭关政策导致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闭关锁国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只有积极对外开放才能发展自己。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同时为了加强与亚非各国的联系。 (2)前一问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后一问郑和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伟大的航海家。 (3)据材料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可知清朝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 (4)第一问材料一郑和下西洋体现了明朝实行对外交往政策,材料二体现了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第二问明朝对外开放对外交往有利于经济发展和交流,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第三问属运用层面的要求,明清不同对外政策导致不同结果告诉我们闭关锁国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只有积极对外开放才能发展自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苏州风格考》记载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二《吴县志》记载清代苏州情况是;“各帐房除自行设机督织外,大都以经纬交与织工,各就织工居处雇匠织造,谓之机户。”

材料三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维在平日留心功导,使民知本业为贵。”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此现象表明的本质是什么?

(2)材料一、二有何异同之处?说明什么问题?

(3)材料三的观点对前面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会产生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对于那些被征服的或主动归附的少数民族部落采取了开明的政策,不强行改变他们原来的生活方式,仍以他们的酋长为都督来统治管理其原来的地区和人民,长官可以世袭,唐政府还常常通过以宗室女嫁给各部落酋长,结成姻亲关系,加强他们与唐朝的联系。

请回答:

(1)材料是谁说的?反映了怎么样的民族观念?

(2)材料二中说“唐政府经常将宗室女嫁给各部落酋长,结成姻亲关系,”请举出一例。你认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3)你认为我国进行西部开发时,应当如何处理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与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工业进程中产生巨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的“三种机械发明”指的是

①造纸术

②印刷术

③火药

④指南针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我国由蒙古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是

A. 辽朝

B. 西夏

C. 元朝

D. 清朝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瓦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给城市生活增添了无限生机

B. 出现在宋代

C. 属于娱乐场所

D. 散布于广大农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