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诗中的秦王扫...

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诗中的秦王扫六合应该出现在下面年代尺的(  )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完成了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根据公元纪年法可知,一百年一个世纪,十年一个年代,公元前221年就是公元前3世晚期。因为公元前的时间数越小离现在越近,故属公元前3世纪。A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也是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七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对唐朝和清朝的民族问题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加。

(措施回顾)

(1)唐朝是如何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各举例说明。

(2)清朝实行了哪些民族政策?

(归纳分析)

(3)唐朝的民族政策有什么特点?

(4)清朝的民族政策有什么特点?

(感悟升华)

(5)通过对唐朝和清朝的民族政策的分析,你认为处理好民族关系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材料二乾隆皇帝在給英王的信中説:"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无。”

(1)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2)郑和下西洋,最近到达什么地方?用一句话评价郑和。

(3)材料二体现了清朝统治者怎样的思想?

(4)材料一、二分別反映了明清两朝采取了那两种不同的対外政策?这些政策产生了什么不同后果?这种结果対你有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苏州风格考》记载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二《吴县志》记载清代苏州情况是;“各帐房除自行设机督织外,大都以经纬交与织工,各就织工居处雇匠织造,谓之机户。”

材料三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维在平日留心功导,使民知本业为贵。”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此现象表明的本质是什么?

(2)材料一、二有何异同之处?说明什么问题?

(3)材料三的观点对前面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会产生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对于那些被征服的或主动归附的少数民族部落采取了开明的政策,不强行改变他们原来的生活方式,仍以他们的酋长为都督来统治管理其原来的地区和人民,长官可以世袭,唐政府还常常通过以宗室女嫁给各部落酋长,结成姻亲关系,加强他们与唐朝的联系。

请回答:

(1)材料是谁说的?反映了怎么样的民族观念?

(2)材料二中说“唐政府经常将宗室女嫁给各部落酋长,结成姻亲关系,”请举出一例。你认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3)你认为我国进行西部开发时,应当如何处理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与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工业进程中产生巨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的“三种机械发明”指的是

①造纸术

②印刷术

③火药

④指南针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