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美国和日本又提出“双重代表权”...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美国和日本又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企图把将介石集团的代表继续留在联合国,阴谋制造“两个中国”。美国的提案遭到多数国家的反对,被大会拒绝。

(1)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的目的是什么?

(2)当时中日两国的关系如何?1972年时有何改变?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3)在2005年中日关系陷入低谷的原因是什么?

(4)中日两国自古以来就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你认为今天的中日关系要求日本的领导人怎样做?

 

(1)其目的是保护蒋介石集团,排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2)当时中日并未建交,日本首相访华,两国开始建立外交关系。中国重返联合国和中美关系的缓和,有力地推动了中日建交。 (3)日本领导人不顾中国人了的反对,坚持参拜供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是导致中日关系陷入低谷的主要原因。 (4)改善中日关系的关键,在于日本领导人,他们必须像当年主张与中国建交的田中角荣首相一样,具备政治勇气,彻底地对日本在二战中所犯的罪行进行反省,以得到中国人民的谅解。 【解析】试题(1)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材料的能力,从材料中“企图把将介石集团的代表继续留在联合国,阴谋制造两个中国”可知,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的目的是保护蒋介石集团,排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2)本题考查的是中日关系的史实,1971年中日并没有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交,原因是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1972年,尼克松访华,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 (3)本题考查的是2005年中日的关系,2005年,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不顾中国人了的反对,坚持参拜供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日本右翼势力有所抬头。 (4)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例如:改善中日关系的关键,在于日本领导人,他们必须像当年主张与中国建交的田中角荣首相一样,具备政治勇气,彻底地对日本在二战中所犯的罪行进行反省,以得到中国人民的谅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

A. 深圳    B. 珠海    C. 汕头    D. 海南省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下列哪组事件造成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错误和挫折(  )

①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抗美援朝   ③“大跃进”  ④土地改革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中国举办奥运是在第几届奥运会(  )

A. 第26届    B. 第25届

C. 第24届    D. 第29届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范围的是(  )

A. 第三产业    B. 农业    C. 手工业    D. 资本主义工商业

 

查看答案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A.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 为刘少奇平反

C. 邓小平理论领导地位的确立    D. 十二大的召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