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唐太宗说:“其(夷狄)情与中夏不殊……四海可使如一家。”下列史实中,与唐太宗直接...

唐太宗说:“其(夷狄)情与中夏不殊……四海可使如一家。”下列史实中,与唐太宗直接相关并体现上述观念的是

A. 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 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

C. 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    D. 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

 

A 【解析】依据题干关键词“唐太宗”,结合课本所学,唐朝时期的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7世纪前期,应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奠定了汉藏交往的基础。A项符合题意;唐中宗时期金城公主嫁入吐蕃,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B项不合题意;1727年清朝雍正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C项不合题意;清朝乾隆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城市发展见证历史变迁。下列古代城市中,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公元589年中国重归统一的是

A. 余杭    B. 长安    C. 涿郡    D. 江都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责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640年唐太宗答应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8世纪,唐朝又把金域公主嫁到吐蕃,逐使唐蕃“和同为一家“。”

材料二元世祖仿效汉法进行改革,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融合成一个新的民族一一回族。

材料三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还在伊犁、吉林、黑龙江、盛京、乌里雅苏台等地设立将军,大大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在清朝辽阔的疆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五十多个民族,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1)分别写出唐朝和元朝民族融合的一则事例。

(2)与唐朝和元朝相比,清朝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有什么特点?

(3)材料所述三朝的民族关系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各民族的融台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意义?

 

查看答案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材料一

图1

图2

图3

材料二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请回答:

(1)汉武帝时哪历史事件的发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那时,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里?

(2)与图2有关的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是什么?这反映出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请再举一例说明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典型史实。

(3)图3反映了明成祖时我国对外交流的壮举,这个壮举指的是什么?

(4)依据材料二.清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能够推行这一政策的经济基础是什么?这一政策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

(5)根据上述材料读读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中华民族在科学文化领域群星璀璨,绚丽多彩且充满生机。请你将下列古代科技文化成就按不同时期归类(填序号):

①《清明上河图》②《天工开物》③赵州桥④活字印刷

⑤《红楼梦》⑥故宫⑦罗盘针

 

查看答案

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主要讽刺批判了

A. 焚书坑儒    B. 明朝八股取士

C. 独尊儒术    D. 清代的文字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