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 “以铜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材料三 “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以上材料中的话是谁说的?他在位时开创了什么盛世局面?

(2) 材料一体现了这位皇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3) 材料二“以人为镜”中的人指谁?

(4) 材料三说明这位皇帝意识到了什么重要的问题?

 

(1) 唐太宗;贞观之治。 (2)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 (3)魏征 (4)统治者与百姓的依存关系 【解析】试题(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唐太宗的有关知识。“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这句话的意思:自古以来都重视汉族人,轻视少数民族地区和人,只有我对汉族和少数民族一视同仁,说明了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是唐太宗说的话,体现了唐太宗善于纳谏的治国思想。“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语出唐太宗,说明他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2)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的民族政策。“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体现了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吐蕃的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逻些。在对待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吐蕃人,唐政府采取了和亲的政策,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入藏。文成公主入吐蕃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唐太宗的有关知识。依据学过的知识可知,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魏征前后向他进谏二百多次,受到唐太宗的器重, 魏征被唐太宗比作一面“知得失”的镜子。 (4)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唐太宗的有关知识。依据学过的知识可知,“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语出唐太宗,说明他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因为唐太宗参加过隋末农民起义,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意识到了统治者与百姓的依存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运河图   

材料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1)大运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通的?

(2)根据材料一的图示,指出大运河的中心,并说出大运河的地位.

(3)你是否赞同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为什么?

 

查看答案

与下图有关的少数民族是(   

A. 东突厥    B. 西突厥    C. 吐蕃    D. 南诏

 

查看答案

中国人饮茶历史悠久,那么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盛行饮茶之风呢 (   

A. 唐代    B. 明代    C. 清代    D. 宋代

 

查看答案

郭沫若题写的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中所称颂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

A. 李白    B. 李商隐    C. 白居易    D. 杜甫

 

查看答案

光耀千古的唐朝文学,最为光彩夺目的是

A. 散文

B. 传奇

C. 戏剧

D. 诗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