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

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旨在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建立公正的国际新秩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看下图

材料二  固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消极作用。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材料三  为了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2013年9月7日)

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我们将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乎,更高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合作架构。

——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2015年11月18日)

(1)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对外交流路线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对外交流频繁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清朝采取的对外政策。材料二认为该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体现了哪些文化认同精神?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从古至今对外交往的主要趋势。

 

(1)特点:交流路线海陆并举(范围广),(丝绸之路)海外贸易繁盛。原因:手工业发达和商业繁荣,政府开放的贸易政策。 (2)政策:闭关锁国(限制贸易)。影响: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3)精神:和平交往、开放包容,合作共赢。趋势:由开放走向封闭,再从封闭到全方位、深层次开放。 【解析】 试题(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唐朝对外交流路线的特点是;交流路线,海陆并举(范围广),丝绸之路,海外贸易频繁。唐朝对外交流频繁的主要原因是;手工业发达和商业繁荣;政府开放的贸易政策。考查的是七年级下册,唐朝经济的发展。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清朝采取的对外政策是:闭关锁国,限制贸易。材料二认为该政策产生的影响是;闭关锁国政策指闭关自守,不与外界接触的一种国家政策,是典型的地方保护主义。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考查的是七年级下册的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的知识点。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体现了的文化认同精神是;和平交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中国从古至今对外交往的主要趋势是:开放走向封闭,由不封闭走向全方位、深层次的开放。考查的是八年级下册的改革开放的知识点和时事政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具有先进农业、手工业技术的汉族劳动人民,和具有汉族封建传统文化修养的汉族士人的流入,壮大了拓跋氏的政权实力。拓跋珪建国后,开始重视和发展农业经济,农业在北魏社会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成为北魏统治的重要社会经济基础;他还提倡儒学,任用汉族人为官吏……这为北魏政权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文化研究促进会《乌兰察布史》

材料二 宋朝政府设置南平军对当地(今重庆綦江、万盛、南川等地及贵州部分地区)少数民族进行直接管辖,结束了少数民族各族割据称雄的混乱局面,废除了农奴制的压迫,“以其地赋民”,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与此同时……迁入大批汉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加速了这一地区的开发,促进了民族交流、民族融合。

——摘编自李禹阶、管维良《三峡文明史》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考察工作时说)“中国共产党关心各民族的发展建设,全国各族人民要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共同奔向全面小康。”……(近年来)在中央大力支持、 发达地区无私支援、各族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努力下,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各族群众得到了实惠。

——《习近平:我的心里惦记着每一个少数民族》(新华社2016109日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为北魏政权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宋朝南平军一带得到发展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体现了怎样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4)综上,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查看答案

唐朝社会繁荣开放,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以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材料二唐朝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

—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2)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及兴盛的原因。

材料三唐政府有太常寺等机构专管乐舞,当时知名的音乐家有万宝常、许和子、段善本,舞蹈家有公孙大娘、段旻等。唐玄宗和杨贵妃也分别是音乐家和舞蹈家。乐舞方面的著作也很多,《新唐书•艺文志》载唐代有31家、38部专著共257卷。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形成十部乐,即燕乐、清高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3)材料三反映了唐朝哪一文化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以下是我国古代某著名小说第62回中的一段描写:那国王急降金牌:着锦衣卫快到金光寺取贼来,寡人亲审。三藏又奏道:万岁,虽有锦衣卫,还得小徒去方可。’”判断该小说最早成书于( )

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D. 清朝

 

查看答案

“我要去西藏,我要去西藏,仰望雪域两茫茫……,随处都是我心灵的牧场。”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1727年清政府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A. 伊犁将军 B. 盛京将军 C. 西域都护 D. 驻藏大臣

 

查看答案

明朝中后期,在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这反映了

A. 经济重心的南移

B. 江南地区的开发

C. 政府重视手工业

D.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