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请阅...

《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材料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材料四:“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                   

——1979年1月1日社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结合书本知识指出上述认识所导致的后果给中国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影响?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哪次会议的召开而起?简述这次会议的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1)工业化;一五计划。 (2)使“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建国后未成有过的经济困难。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②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③全党和全国人民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4)依据国情进行改革,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解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实现国家工业化。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1953—1957年,我国政府所编制的建设规划叫第一个五年计划。 (2)依据材料二信息“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和材料三信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大跃进”时期的社会现象,当时我国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速度(急于求成)、浮夸风、忽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建国后未成有过的经济困难。 (3)依据材料四信息“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产生的原因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大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全党和全国人民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4)依据四则材料所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要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就要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坚持改革开放;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尊重客观经济规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二:见下图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开展了务实的全方位多边外交活动,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在捍卫主权和维护祖国统一的道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声音”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2)根据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说出20世纪70年我国外交工作取得两项成就?

(3)依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捍卫主权和维护祖国统一的道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什么?试分析其原因。

(4)根据以上材料说明我国执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查看答案

美国学者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中国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传统制度”是指1986年我国开始推行的什么制度

A. 恢复高考制度    B. 九年义务教育    C. 半工半读的教育制度    D. 高校三级学位制度

 

查看答案

见下面的图示,哪个字母所代表的时期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如图,小明同学为班会准备了以下方面的素材,下列各项中较适合作为本次班会主题的是( )

A. 朋友遍天下    B.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C. 科教兴国    D.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查看答案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中,老人_______画了一个圈___________( )

A. 毛泽东;解放台湾    B. 毛泽东;设立海南省

C. 邓小平;设立经济特区    D. 邓小平;南方谈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