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准确把握时代特点,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为实现...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准确把握时代特点,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资料来源: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二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材料三

(1)指出材料一中数据的变化与哪一事件有关?写出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结合材料二,指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3)材料三图的会议作出了什么历史性决策?材料中所说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是指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梦的含义?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有何经验值得后人借鉴?

 

(1)事件:三大改造 意义: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或: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改革开放。邓小平理论。 (4)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中国国情;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任答一点) 【解析】(1)依据材料二“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可知,结构表中数据的变化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有关。1956年,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依据材料二信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中共十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 (3)第一问,依据材料三图片可知,图中会议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结合所学知识,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第二问,依据材料三右边的文字“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所以,材料中所说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形成的邓小平理论。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所以,中国梦的含义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就必须坚定不移的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中国国情;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对外开放,重视和关注民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与前来迎接的周恩来总理亲切握手的场景。小历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他的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为实现毕生的梦想,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而培育出“东方魔稻”的科学家是

A. 屠呦呦    B. 钱学森    C. 邓稼先    D. 袁隆平

 

查看答案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的重大成就是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C.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查看答案

下图是2014年11月将在北京举办的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会议会标。该组织是(  )

A. 世界贸易组织

B. 上海合作组织

C. 亚太经合组织

D. 货币基金组织

 

查看答案

小林同学准备制作主题为“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的网页,他收集了下列信息,其中不能入选的是

A. 中美建交

B. 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C. 周总理出席万隆会议

D.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