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诗人...

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诗人对唐朝由鼎盛走向衰落的感悟。历史上把唐朝鼎盛时期称为: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开皇之治

 

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即位以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 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人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C项符合题意;A项是西汉时期;B项是唐太宗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但还没有达到唐朝鼎盛时期;D项是隋朝时期。由此可知ABD三项与题干“唐朝鼎盛时期”信息不符。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开凿最早的运河,2014年6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隋朝大运河的南北起止点分别是

A. 余杭、涿郡 B. 洛阳、大都 C. 余杭、洛阳 D. 洛阳、涿郡

 

查看答案

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你认为隋朝灭亡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

A. 权臣当道

B. 隋末农民起义

C. 土地兼并严重

D. 隋炀帝的暴政

 

查看答案

(题文)当西方世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时,古老的中国仍然在沿着自己的轨道发展。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联系密切,西方人已经开始将寻求财富的目光纷纷投向中国。19世纪以后,中国这个古老的文明国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八年级社会下册教材

(1)结合前面所学,简要叙述1618世纪“西方世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主要表现。(提示:从经济、政治、思想、对外等角度概括)

(2)哪些史实表明“中国仍然沿着自己的轨道发展”?

(3)结合史实说明“新航路开辟后,西方人已将目光投向中国”。 

(4)综合以上三点,如何正确理解“中国19世纪以后面临的挑战”?

 

查看答案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 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劾纠者曰“御史台”。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若边徽之事者,则置宣慰 司以达之。……举刺之事,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之。

请回答:

(1)以上材料记载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世祖皇帝”指的是谁? 

(2)材料中的的“中书省”是什么机构?管辖什么地方?

(3)元朝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它对今天的中国有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题文)材料一: 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贞观之风一朝重振”

材料三: 上(唐宪宗)顾谓宰臣曰:“朕读《玄宗实录》,见开元初,锐意求理,至十六年已后,稍似懈倦,开元末又不及中年,何也?”崔群对曰:“玄宗少历民间,身经顿难(不得志),顾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加之姚崇、宋、苏(延页)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及后承平日久,安于逸乐,渐远瑞士,而近小人。”

——《旧唐书宪宗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人物是谁?

(2)他统治时期采取哪些措施体现了“贞观之风”的重振?同时出现了什么局面?

(3)假如你是唐宪宗,你听了崔群的一番分析后,你应该怎样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