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后世人嘲讽明朝以来考取功名的人说:“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

后世人嘲讽明朝以来考取功名的人说:“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2)造成材料所说的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3)有人说:“科举制的实行,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了国家的政治。”有人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效……”结合史实谈谈你对这两种观点的评价。

 

(1)说明了明朝以后很多读书人只顾埋头攻读经书,不讲求实际学问。(2)明政府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这种选拔官员的方式禁锢了人们的思想。(3)提示:科举制的实行,为读书人参政开辟了途径,扩大了统治基础,繁荣了文化,而明代科举制考试内容限制在四书五经内,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摧残了文化。 【解析】试题本题考查学生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史实的识记。第(1)问从材料中后世人嘲讽明朝以来考取功名的人的内容中,可以看出这则材料说明明朝以后很多读书人只顾埋头攻读经书,不讲求实际学问。第(2)问考查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依据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第一子目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的内容中:“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据此看出这种选拔官吏的方式禁锢了人们的思想。第(3)问第一种观点是正确的,肯定了科举考试,科举制的实行,为读书人参政开辟了途径,扩大了统治基础,繁荣了文化。第二种观点是正确的,看到了明朝科举考试消极影响,明代科举制考试内容限制在四书五经内,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摧残了文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文字是一位同学的课堂记录。遗憾的是这位粗心的同学把一些史实之间的关系搞乱了,出现了多处错误。请你在文中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并说明理由。

明清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专制统治。

(1)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在中央设立军机处,使君权空前加强。

(2)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对百官和百姓进行监视。明太祖时,设立特务机构东厂,由宦官统领;明成祖时,又特别设立了锦衣卫专门侦缉官民言行。东厂和锦衣卫合称“厂卫”。

(3)清朝雍正时期,为树立皇帝的绝对权威,设立了廷杖制度,使君臣关系完全成为主仆关系。

(4)为加强文化专制,大兴文字狱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从内容到形式都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迫使许多知识分子逃避现实,不敢过问政治,从而摧残人们的聪明才智,禁锢人们的思想,形成“万马齐喑”的局面,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查看答案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观察下面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与图一人物有关的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是什么?这反映出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2)图二反映了明朝时我国对外交往的壮举,这个壮举指的是什么?

(3)依据图三漫画,指出清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古今中外,制度的创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一 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军机大臣只能将皇上的意思照抄誊写后向下传达,而不能够对皇帝的旨意做任何的山头或者大的改动)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者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材料三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什么?

(2)材料二出自哪部政治文献?这部文献的制定有何重要意义?

(3)据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什么精神?

(4)以上材料反映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从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查看答案

玄奘西游天竺是中国同哪国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史实( )

A. 日本 B. 印度

C. 朝鲜 D. 阿拉伯

 

查看答案

假如你漫步在唐朝长安街头,能看到以下哪些现象(  

①城市规划科学,街道整齐 ②许多外国人在学习中国文化或经商

③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买东西

④众多读书人边喝茶边吟诗作对,其乐融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