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富强是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使命。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富强是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使命。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

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 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二:

材料三:

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这期间美国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在此后50年美国越来越深地卷入两洋战略,到20世纪20年代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到20世纪50年代,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摘编自 《大国崛起》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粮食、棉花、肉类和原煤、钢、水泥等200多种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名列前茅。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201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摘自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

(1) 材料提到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 这些措施起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中的“上谕”标志着哪一事件的开始?比较这事件与日本明治维新的不同之处。

(3) 根据材料三划线部分的提示信息,简述美国是如何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外各国实现富强的共同经验。

 

(1)措施:统一度量衡;废除井田制;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等。(答出任意一点得分) 作用: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物质基础等。(答出任意一点得分) (2)洋务运动 性质不同:洋务运动是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内容不同:洋务运动单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明治维新全方位变革,博采众长,吸取各国优势;结果不同: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明治维新使日本转变为资本主义强国。(从上述任意角度答出不同之处得分) (3) 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美国南北战争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美国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居于领先地位,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世纪20年代:战期间,美国大发战争横财;一战后,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冲突,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主导了华盛顿体系。20世纪50年代:二战期间,美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主要领导国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后政治地位进一步提高;战后,美国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最新成果,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战后的头号强国。 (4)正确的政策;重视科技;发展教育;制度创新;从国情出发进行改革等。 【解析】(1)根据材料一的“平权衡、 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可以概括出商鞅变法的措施有:统一度量衡;废除井田制;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等。根据材料一的“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可以概括出商鞅变法的作用: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物质基础等。 (2)根据材料二的“内外交困之下,1860年咸丰皇帝不得不发不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此后,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意义举办”可知材料二中的“上谕”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开始。对比材料一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性质不同:洋务运动是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内容不同:洋务运动单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没有改变社会制度。明治维新全方位变革,博采众长,吸取各国优势。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结果不同:洋务运动失败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明治维新使日本转变为资本主义强国。 (3) 根据材料三的“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这期间美国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到20世纪20年代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到20世纪50年代,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1861——1865年的美国南北战争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美国采用新技术、新设备,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居于领先地位,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世纪20年代:1914——1918年的一战战期间,美国大发战争横财;一战后,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冲突,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主导了华盛顿体系。20世纪50年代:二战期间,美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主要领导国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后美国的政治地位进一步提高;二战后,美国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最新成果,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战后的头号强国,经济、军事势力大增。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明治维新使日本转变为资本主义强国;美国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居于领先地位,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战后,美国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最新成果,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战后的头号强国。综合分析可以归纳出中外各国实现富强的共同经验:正确的政策;重视科技;发展教育;制度创新;从国情出发进行改革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不断扩大的交往将人类世界的命运紧密相连。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郑和所率的船队,满载着中国的优质丝绸、精美资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这些物品有的用于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有的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

——摘自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

哥伦布希望探索出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找到马可·波罗所描述的黄金、珠宝和香料之国。他曾说过:“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他明白地表露过,在追求黄金和传播宗教之间,更侧重于前者。

——摘自《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

(1)材料一中的两次远航有何异同之处?

材料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15世纪末16世纪初,世界几大文明区城连接起来。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急切需要开拓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它们用炮舰和廉价的商品在亚非拉、大洋洲大肆侵略扩张,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世界被列强瓜分,形成了列强支配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全球化趋势增强,世界连接成一个整体。

——摘编自《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2) 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两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

材料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国际社会需要一个联结全球经贸的通道或共同体。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契合了国际社会当前的这一需求。更重要的是,“一带一路”倡议再次吹响了共同体意识的号角,通过重振交流渠道和加深国家交流,建立起经济和安全的共同体,它将从根本上促进人类共同体建设。

——摘编自《从根本上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3)材料三中“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顺应了怎样的时代需求?它的提出有何深远意义?

 

查看答案

正确处理民族、国家间的关系,有利于维护和平稳定。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1)[握手签约]  是双方关系缓和友好的见证。请在下面方框空白处填写正确的内容,并简述图一历史事件的意义。

 

 

●唐朝与   ▲   (民族)订立盟约,并专门刻会盟碑,表

明世代友好。此碑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

●宋与  ▲   (政权)签订澶渊之盟后,双方在边境地区

开展贸易,此后很长时间,双方保持和平局面。

 

 

 

 

 

 

(2)[寻找同盟]  是国际关系中常见的力量整合方式。下图所反映的两种局面分别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

(3)[建立组织]  是当今世界协调利益、化解分歧的重要方式。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国际组织的名称。

 

名称:①     ▲

时间: 1945年10月

总部:美国纽约

职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向冲突地

区派出军事人员,以恢复和维持和平

 

名称:②     ▲

时间: 1995年1月

总部:瑞士日内瓦

职能: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

 

 

查看答案

下面年代尺上呈现的是“20世纪以来战争与和平”的历史发展进程,对各个阶段发生的重大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维持了战后世界的相对稳定

B. ②——雅尔塔会议为战后新的世界体系形成奠定了基础

C. ③——欧洲国家之间联系日益密切,逐步走向联合

D. ④——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查看答案

安娜是1930年毕业的一一名美国大学生,当她迈出校门走向社会时,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

A. “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B. “政府无限量免费供应牛奶面包”

C. “美国社会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 “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查看答案

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出现过一幕幕“解放”的宏大篇章。某历史兴趣小组围绕这一主题进行 了研究性学习 活动,在展示交流中他们形 成了下面几种认识,其中表述有误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