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清明实行限制对外贸易政策,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这一...

清明实行限制对外贸易政策,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这一政策

A. 巩固了清朝的统治    B. 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

C. 促进中外经济交流    D. 避免了西方殖民入侵

 

B 【解析】根据材料中“清明实行限制对外贸易政策,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可知,这一政策指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从入关起就奉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也因此中国的整体国力及发展落后于西方国家,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ACD项表述错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朝时期,科举考试的范围是四书五经,从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出题,发挥题意也

以《集注》为依据,以“八股”为应试文章的程式,此举

A. 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    B. 有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C.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D. 严重禁锢知识分子的创新思维

 

查看答案

他统治前期“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史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他是

A. 隋文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查看答案

政治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1)依据上图并结合所学指出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中央政府各机构的职能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中国古代发明的选拔官吏的制度,提供了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这一制度对西方代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2)写出该制度的名称,依据材料概括该制度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国王由议会决定产生,意味着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它根本性地改变了在英国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王权性质。从1688年起,英国正式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则……光荣革命使英国摆脱了专制的统治,这个在世界上,它是第一个国家。

—选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3)材料中1688年后议会与国王确立了怎样的关系?这一关系的确立意味着英国开始了什么政治制度?为什么说“光荣革命使英国摆脱了专制的统治,这个在世界上,它是第一个国家”?

材料四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开拓者,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领导的革命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

(4)他领导的“革命”指什么?从政治制度演进谈谈它“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

 

查看答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基于对世界形势的准确把握而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传统文化理念)

材料一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蕴含着中华优秀传文化价值理念。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宝库。

—赵可金《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内函与理论价值》

(1)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孔子、孟子、墨子体现“和睦、和谐”的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

(文明交流互鉴)

材料二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

(2)材料中的“这条路”指的是哪条商路?它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请列举两例唐朝“这样一群人”对外交往的事例。

(文明冲突重建)

材料三15世纪后期,从欧洲出发的航海家们逐渐发现了我们现在所知世界的大部分地区。经过几次艰难的航行,探险家们开辟了新的航线……永远地结束了世界主要文明地区相互隔绝的局面。

—《大国崛起》解说词

(3)材料中“结束了世界主要文明地区相互隔绝的局面”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它对人类文明的交流有何重要影响?

(外交合作共赢)

材料四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在外交上反映出中国不是追求的国家安全,国家利益,而是追求世界共赢和共同安全,有学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思想是“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单赢”。

(4)为了“合作”“发展”,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的外交原则和方针分别是什么?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由“对抗”到“合作”的典型事件有哪些?

 

查看答案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将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古今中外,改革一直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治通鉴》记载:(魏主)今欲断诸北语(鲜卑语),一从正音(汉语)……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1)材料中魏主指谁?他“断诸北语,一从正音”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间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辱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第二次灾难性战争后,清政府采取了什么自救运动?它对中国近代化有何作用?

材料三下图是1929-1945年美国的失业率

(3)哪一历史事件导致图中1929-1933年美国失业率急剧上升?美国政府为应对这一事件实行了什么改革?这次改革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四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历次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

(4)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中体现“群众的首创精神”的两个典型事例。20世纪90年代哪一举措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国企改革之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