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从下图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1966—1968年我国经济状况呈现快速增长的...

从下图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1966—1968年我国经济状况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B. 1966—1968年我国经济状况下滑可能和“文化大革命”有关

C.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D. “文化大革命”拉大了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66—1968年我国经济状况统计》”,可知1966—1968年我国经济状况下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6—1968年我国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在“文化大革命”中,我国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不符合史实;选项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1958年开始的,不符合题意;选项D不符合题意,因为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发达国家的经济。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电视连续剧《金婚》中,女主人公文丽是位小学教师,但是有一段时间学生“停课闹革命”。她只得暂时放下了工作回家。这种情况应当发生在            (   )

A. “文化大革命”时期    B. “大跃进”时期

C. 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查看答案

根据我国形势的新变化,中共八大分析了当时国内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一“新变化”是指

A. 祖国大陆获得空前统一

B. 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C.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D. 第一个五年计划已完成

 

查看答案

(题文)“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材料中的现象发生于二十世纪(  )

A. 五十年代    B. 六十年代    C. 七十年代    D. 八十年代

 

查看答案

胡兆森回忆:“1954年……举手表决通过了《宪法》,这是我最难忘的大事之一,会场上每个人都非常激动……”胡兆森所回忆的史实发生于()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期间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

C. 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

 

查看答案

下列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 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

C.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