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图体现当时我国( ) A. 优先发展农业 B. 优先发展重工业 C. 优先发展...

下图体现当时我国( )

A. 优先发展农业    B. 优先发展重工业

C. 优先发展运输邮电    D. 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B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从图中的数据看,我国“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重工业比例占36.1%,超过其他任何部门的比例,说明了当时我国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故答案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的土地占有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中央政府于1950年6月颁布了

地主和富农

占农村人口不到10%

占有土地70%-80%

贫农雇农和中农

占乡村人口90%

占土地20%-30%

 

 

A. 《中国人民政府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查看答案

1950年10月,(   )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A. 彭德怀

B. 朱德

C. 贺龙

D. 叶剑英

 

查看答案

下图记录的伟大事件发生于

A. 1949.9.20

B. 1949,9.30

C. 1949.10.1

D. 1950.6.25

 

查看答案

大国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在时间长河中“驾驶航船”的技能和经验,以下材料均摘编自英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一书,阅读材料,回答间题。

材料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世界政治家预言,19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舞台将日益受到正在兴起的德国,俄国和美国的影响,然而事实是,这三个国家中的一个国家遭到了决定性的失败;第二个国家在革命中崩溃了,20世纪20年代和以后时期的国际事务似乎仍是以英国和法国的行动为中心。

(1)分析材料一,据所学知识回答,德国“遭到了决定性的失败”,俄国“在革命中崩溃”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战后最终形成了怎样的国际获序?

材料二(变化中的经济格局(1950-1980))

二战以后,不仅莫内等“一代欧洲人”决心创造能免蹈覆撤的新的经济结构,而且还有心肠不错、乐于助人的美国,它愿意以合作的方点为欧洲的经济复兴提供财政援助。

(2)分析材料二,据所学知识回答,二战后欧洲经济复兴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矛盾重重的苏联)

1950-1984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的比较

(3)分析上图,据所学知识指出B段苏联农业发展较快与哪次著名改革有关?哪一经济模式导致了苏联的发展“矛盾重重”?

(4)有人认为,新崛起大国与现存大国必然会发生战争,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今年是戊戌变法120周年,回顾历史,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了中法,中日两次的战争,中国人既受了这样一番教训,自然会转变态度,着眼在政治方面,另谋一个改造的方案,于是有打着“变法自强”的旗子来改革政治的“维新党”出现。

—摘编自顾颉刚、王钟麟《中国史读本》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戊戌变法的原因和主要目的。据所学知识回答,这场变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材料二结束数千年来世世相承的君主政治,在中国历史上便独开一个纪元。政治的现状纵不好,潜在民间的民治精神却不断涌现。“现代”是“中国文明的世界化时代”。

—摘编自顾颉刚、王钟麟《中国史读本》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据所学知识概述该事件在“民治精神”方面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如有人怀疑红军的存在,他就是不懂得中国革命的实际,就是一种取消观念。

—1929年9月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

(3)结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写出最能体现“中国革命的特征”的道路是什么?

材料四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走进新时代》歌词

(4)材料四中“当家作主站起来”的标志是什么?“改革开放富起来”得益于哪次重要会议?此后,中国走向了什么道路?

(5)中华民族从独立到富强,圆了百年强国梦,综合以上材料,你有何深切体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