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闭幕,习近平主席...

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闭幕,习近平主席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探究下列问题。

(革命道路的探索)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1)写出中国共产党诞生在哪一年?

材料二:2017年7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在人民大会堂热烈庆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90年来,人民军队和平之师、正义之师、威武之师的形象从未改变。

(2)写出和人民解放军建军节由来相关的历史事件。

材料三: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千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红军歌谣

(3)材料三反映了红军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时的艰苦生活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

(建设道路的探索)

材料四: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歌曲《社会主义好》

(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5)列举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6)提出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和方针的是哪次会议?今年是改革开放多少周年?

(指导思想的发展)

材料五: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7)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哪次会议?

(8)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伟大理论是什么?

(9)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你有什么感受?

 

(1)1921年; (2)南昌起义;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5)“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答出其一即可给分) (6)十一届三中全会;40周年; (7)遵义会议: (8)邓小平理论; (9)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据所学可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据所学可知,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没有屈服,1927年8月1日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南昌起义成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后来8月1日成为建军节。 (3)据所学可知,进攻大城市失利后,我党吸取教训把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据所学可知,1956年底,随着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实现了由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据所学可知,由于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急于求成,我党错误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出现三年严重经济困难。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6)前一问据所学可知,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后一问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 (7)据所学可知,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8)据所学可知,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伟大理论是邓小平理论。 (9)本题属运用层面的要求,紧扣材料主题和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有针对性回答即可。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里说:“你向后看得越远,就能向前看得更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战场主要集中在欧洲。交战双方争相使用了各种新式武器,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请写出以德国为核心的军事集团的名称。

(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场面最为惨烈的战役是什么?

(3)一战后,建立了怎样的国际关系体系?

材料二:法西斯在全世界肆无忌惮的侵略和扩张给世界带来了灾难,反法西斯国家决心共同对法西斯作战。1943年,反法西斯力量在各个战场取得了胜利。1945年5月8日,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摘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5)二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这一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6)两次世界大战都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你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努力种田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在战争中立了军功的,按功劳大小封爵、授田、赐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岳麓版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7世纪,日本效仿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度,以オ选官。

材料三:这次改革,正像列宁说的:“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材料四:奥巴马曾指出: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历史上面对不同的危机,美国能及时做出改变,积极应对。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的大化改新对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的改革指的是哪次改革?有什么重大的作用?

(4)面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美国进行了什么改革?改革“新”在哪里?

 

查看答案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开放交流成为各国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一位伟大使者肩负和平友好的使命,两次出使中亚,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为了使我们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习近平主席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

(1)材料一中的伟大使者是谁?这条古丝绸之路起点在中国古代的哪个城市?

(2)明朝时期曾出现过中外交流的高峰,与之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3)材料二中的大帝国,人为隔绝于世的政策是什么?

(4)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列强侵华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内容是什么?

材料三: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演讲,强调各国要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开放共赢,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5)1980年,我国首批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又增设了哪个经济特区?

(6)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的交流,我国于2001年加入哪一国际组织?

 

查看答案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结合下列图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

材料三: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是件值得全体中华儿女热烈庆祝的大事,它是迈进祖国全面统一的重要步骤,又是用新思维以和平方式圆满解决领土问题的一个范例。

(1)根据图一,写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名称及建立者。

(2)元朝疆域辽阔,结合图二写出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实行了什么制度?

(3)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哪一项基本国策?

(4)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写出香港的回归得益于哪一伟大构想的提出?另外一个成功回归的地区是什么?

 

查看答案

指出下列表述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北宋的平民蔡伦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错误: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学良、杨虎城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发动“兵谏”,史称九一八事变。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达尔文写成《天演论》一书,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查理·马特当政期间,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