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开展社会调研,可以增强对历史的感悟。为此,某校八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决...

开展社会调研,可以增强对历史的感悟。为此,某校八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利用国庆节长假期间,走访调查“土地改革”的历史情况。请你为他们参谋,就下列问题提出你的意见。

(1)走访的对象应该在城市还是农村?为什么?

(2)采取调查形式有“人物访谈”和“问卷调查”,哪一种形式更适合访谈对象?

(3)设计的调查提纲事先要交给受访问者,请你帮助提出两个问题。注意不能脱离主题。

(4)查阅历史资料时,一定要查看哪部历史文献?

(5)通过此次调查,对土地改革应该有哪些感悟?

 

(1)农村,因为土地改革是在农村进行的. (2)人物访谈”形式更适合访谈对象.因为采访的对象都是五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生活不便;而且因为历史原因,他们的文化水平大都不高. (3)答案开放,只是切合题意即可.如:土改时,家里分得了多少地?是如何分地的?土改前后,家里生活有了哪些改变?等等. (4)一定要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5)提示:可以谈土改原因或土改的影响等. 【解析】试题(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走访的对象应该在农村。因为土地改革是在农村进行的。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全国解放后的新情况,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物访谈”更适合访谈对象;因为采访的对象都是五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生活不便;而且因为历史原因,他们的文化水平大都不高。当场访问,更能明白事情得经过,更符合实际。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有:土改时,家里分得了多少地?是如何分地的?土改前后,家里生活有了哪些改变?你对土改的问题有什么看法,有什么想法可以说出来,要是有建议九更好了,把你们的想法告诉国家。国家会理解的。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为人民谋福利了。是正确的,支持的。 (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土地改革后,废除了中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新中国政权进一步巩固。是一件大好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个梦想生动诠释了近代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寻梦、追梦、圆梦的历史进程,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一百多年前,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的转折性会议是什么?今年是长征胜利多少周年?

(3)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该会议通过的哪部文献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新中国成立,有什么历史意义?

(4)改革开放是哪次会议作出的伟大决策?这次会议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经济特区中,被称作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哪座城市?

 

查看答案

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有(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③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④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观察下图,这一时期台商在江苏投资情况发生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 邓小平南方谈话    B. 香港、澳门的回归

C. 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D. 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

 

查看答案

随着海峡两岸直接“三通”的开启,两岸经济文化交往日益频繁,这将造福两岸同胞,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下列关于台湾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中国被迫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②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宝岛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③改革开放新时期,“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参加中印双边谈判的印度代表时提出了(  )

A. 不结盟政策    B. 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C. “求同存异”的倡议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