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清代,小说创作继续发展,某部小说的女主人公以多愁善感为世人熟知,一幅“花谢花飞花...

清代,小说创作继续发展,某部小说的女主人公以多愁善感为世人熟知,一幅“花谢花飞花漫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画面,更是预示着这部小说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这部小说是( )

A. 《三国演义》    B. 《水浒传》    C. 《红楼梦》    D. 《西游记》

 

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代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题干的“花谢花飞花漫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预示着这部小说女主人公林黛玉的悲剧命运。故C符合题意;《三国演义》、《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与题干的“清代小说”不符,故AB不符合题意;《西游记》成书于明朝,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创作于明代,主要研究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状况,被外国人称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科技巨著是(  )

A. 《农政全书》    B. 《齐民要术》    C. 《天工开物》    D. 《九章算术》

 

查看答案

在达州市中小学生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会上,刘老师将自己的心得概括为:“班级管理如烹小鲜,应该无为而治,同时要强化德育教育,让学生学会仁爱。”他的班级管理理念中蕴含着春秋战国时期哪些思想学派的主张?(  )

A. 儒家 法家    B. 道家  兵家    C. 道家  儒家    D. 墨家  儒家

 

查看答案

青铜器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不少器物工艺精美,造型独特,是难得的艺术珍品。假如你是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的讲解员,负责给游客介绍具有蜀地特色的青铜器,你会选择(  )

A.     B.     C.     D.

 

查看答案

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歌曲一:一百年前我眼睁睁地看你离去,一百年后我期待着你回到我这里,沧海变桑田,抹不去我对你的思念,一次次呼唤你……

歌曲二: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

材料二:

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如果中国在一九九七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邓小平

材料三: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我们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双方应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努力,就一定能在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节选自《十八大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一次次呼唤你”和“妈港”分别指哪两个地方

(2)据材料二,分析邓小平坚定收回香港的底气是什么?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前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大陆对台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完成祖国统一的进程中,我们青年人可以做什么?

 

查看答案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取得了一系列的外交成就。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

材料三: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什么?《联合公报》的发表实现了中美关系怎样的转折?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举动,在中日关系方面作出何种反应?

(4)纵观以上材料,分析决定两国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