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

A. 控制军队    B. 钳制思想    C. 强化皇权    D. 改革科举

 

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建立以后,明太祖为了加强君主的权力,在政治上改革行政机构,在中央撤销中书省,废除丞相,权分六部,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因此,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强化皇权,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元朝时期,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同汉、蒙、维吾尔等民族,

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

A. 藏族    B. 满族    C. 白族    D. 回族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作品中,将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艺术,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成熟,并集中反映元代社会生活的是

A. 千古吟咏的唐诗    B. 意境悠扬的宋词

C. 感天动地的元杂剧    D. 风靡全国的昆曲

 

查看答案

《蒙古秘史》记载了12世纪蒙古高原的状况,“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结束这一局面,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的历史人物是

A. 秦始皇    B. 唐太宗    C. 成吉思汗    D. 康熙帝

 

查看答案

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瓦舍勾栏,终日喧器不已。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南朝    B. 隋朝

C. 唐朝    D. 宋朝

 

查看答案

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现向你电话求助,正确的选项建议是

A. “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 火药在唐末开始应用于军事

C. 雕版印刷的书籍出现始于元朝    D. “蔡候纸”是北宋毕昇发明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