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倡导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

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倡导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合作架构,坚定不移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唐朝中外交往》图

(1)根据材料一,说出唐朝时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具体到达的地方?

材料二:隋唐时期,由于西域战火不断,陆上丝绸之路被战争所阻断,海上丝绸之路代之而兴。唐宋代时期,伴随着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我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及至非洲大陆航路的纷纷开通与延伸,海上丝绸之路终于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出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终于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历史上,中国很早就通过海洋与周边国家进行人文交流和贸易往来,但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历史上我们对海权的认识不够,海洋意识不强。

                 ——外交部亚洲司司长罗照辉论“2012中国的亚洲外交”

(3)根据材料三,举出古代中国通过海洋“与周边国家进行人文交流和贸易往来”的一个重要事例。

材料四: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消极作用。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中国历史十五讲》

(4)依据材料四,指出清朝采取的对外政策的名称。并依据材料四概括指出该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对比汉唐到明清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及其影响,你认为这对我国当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启示?

 

(1)到达的地方:鉴真---日本;玄奘---天竺(古印度) (2)主要原因:隋唐时期,北方战火不断,陆上丝绸之路被战争所阻断或南方海外交通与海外贸易发达;唐宋代时期,伴随着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或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 (3)中国古代(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明朝时郑和下西洋。(答到任何1个点可得满分) (4)政策名称:闭关锁国。影响: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5)启示:开放则兴,闭关则衰;国际关系应倡导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重视经济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等。(意思相近即可。答到任何1个点可得满分分) 【解析】 (1)依据材料一信息“《唐朝中外交往》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他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但鉴真仍矢志不渝,继续进行第6次东渡,终于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2)依据材料二信息“隋唐时期,由于西域战火不断,陆上丝绸之路被战争所阻断,海上丝绸之路代之而兴。唐宋代时期,伴随着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我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及至非洲大陆航路的纷纷开通与延伸”可知,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终于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原因有:隋唐时期,北方战火不断,陆上丝绸之路被战争所阻断或南方海外交通与海外贸易发达;唐宋代时期,伴随着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或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 (3)依据材料三信息“中国很早就通过海洋与周边国家进行人文交流和贸易往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05—1433年,郑和奉命七次下西洋,先后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这是古代中国通过海洋“与周边国家进行人文交流和贸易往来”的一个事例。 (4)依据材料四信息“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消极作用。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采取的对外政策是闭关锁国。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5)依据四则材料所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汉唐到明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国家强盛;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国家衰落。因此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开放则兴,闭关则衰;国际关系应倡导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重视经济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中期以后,昆曲逐渐陷入因循守旧的境地,所上演的剧目多为逃避现实或歌功颂德的工具。北京百姓“所好为秦声、罗、戈,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这说明

A. 昆曲已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B. 京剧已经形成

C. 中国地方戏曲丰富多彩    D. 北京是休闲文化中心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其中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思想性强、艺术性高,被公认为中国古典小说艺术巅峰之作的是

A. 《红楼梦》    B. 《三国演义》    C. 《水浒传》    D. 《西游记》

 

查看答案

雍正皇帝在位13年(1723年---1735年),推行了多方面的改革,进一步加强皇权。雍正统治时期是一个励精图治、锐意改革的时代。下列史实是雍正实施的改革措施是

A. 设立锦衣卫    B. 设置军机处

C. 册封“达赖”    D. 派郑和下西洋

 

查看答案

下列两幅图反映出的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A.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B.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 人口的显著增长

D. 城镇商品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