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虚心纳谏,从善如流。下列历史人物中向唐太宗多次进谏,被唐太宗誉为自己的一面“镜子”的人物是
A. 杜如晦
B. 宋璟
C. 姚崇
D. 魏征
唐朝时期能从外地远距离、大批量运输粮食经过洛阳到长安,直接得益于
A. 都江堰的修建
B. 大运河的开凿
C. 造船业的兴盛
D. 经济的发展
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连接了全国几大水系?
A. 三大水系
B. 四大水系
C. 五大水系
D. 六大水系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知识的一项基本技能。小强同学学完明清史后,设计了下面的知识结构示意图。请认真阅读,回答相关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著名的《中国,文明的国度》一书中曾写道:“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奖项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部属于中国人。”
(1)我国唐宋元时期在科技方面有哪些重要成就能为材料一中作者的论述提供依据? 这些重要成就分别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材料二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其更有活力生命力和影响力?中央电视台以诗词知识竞赛为主的《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这档节目创造性地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实现了诗词娱乐化,体现了国人精神中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唤和眷恋。
(2)除材料二中的方法以外,同学们还能想出哪些办法,让优秀传统文化“更有活力生命力和影响力”?试举两例。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展示。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让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的开明使唐朝成为世界上强大的帝国之一,唐文化远播于世界,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同时也使中华文明吸收了发展营养,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学参考书
材料二 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船队每到一处,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与当地官府和商人开展贸易。在古里进行交易时,商议货价,写成合约,最后握手击掌为定,不再悔改。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与日本交流的典型事例两例。
(2)依据材料二,指出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前提。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郑和下西洋郑和船队与海外各国交往有什么特点?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与外界隔绝”采取了什么对外政策?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