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宰相魏征去逝后,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

宰相魏征去逝后,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知人善用的唐太宗统治时期史称为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贞观年间,唐太宗以隋亡为教训,励精图治,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对于当时直言进谏到当众冒犯皇帝的大臣魏征,唐太宗非但没有定他的罪,还非常器重他。魏征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了一面知得失的“镜子”。唐太宗时期,重用了善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等人,在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治国措施,使得国家政治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C项符合题意;A项是西汉的汉文帝、汉景帝时期;B项是东汉刘秀时期;D项是唐玄宗时期。由此可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所谓的“南北通州”是指北京通州和江苏南通。最早实现“南北通州通南北”的水利工程是

A. 都江堰    B. 灵渠    C. 隋朝大运河    D. 元朝漕运

 

查看答案

隋朝,这个中国古代大统一形势下的短命王朝,它是苦难与辉煌、伟大与罪恶并存的王朝。下列叙述与它的“辉煌”“伟大”无关的是:(  )

A. 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    B. 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 创设了科举制度    D. 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查看答案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隋唐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 民族政权并立

C. 诸侯争霸    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青年》杂志

材料二李大钊和《庶民的胜利》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两则材料产生于中国近代史上哪个历史时期。《新青年》杂志的创办者是谁?《新青年》杂志的主要宣传内容有哪些?

(2)李大钊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庶民的胜利》的发表说明当时中国思想解放运动出现了什么新内容?

 

查看答案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它猛烈抨击了几千年封建思想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大一统”主张,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正统地位从此确立,成为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构成。儒家提倡“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步入近代,新文化运动则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提出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的主张。

材料二: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语”。

—钱玄同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成为它的主要阵地。五四运动后,宣传某革命理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新文化运动喊出“打倒孔家店”的直接原因是什么?除了材料一中涉及的,新文化运动还有哪些主要内容?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存在怎样的局限性?

(3)材料三的“某革命理论”指什么?

(4)请谈谈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