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曾说:“唐明皇(唐玄宗)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说“前半辈会做”是基于他统治前期的( )
A. 贞观之治 B. 开元盛世 C. 安史之乱 D. 藩镇割据
下图中的历史人物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争议和思考。下列有关她的说法中有失偏颇是( )
A. 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B. 在治国方面,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
C. 昏庸残暴,导致唐朝由盛而衰
D.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贞观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之一。当时,经济发展、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贞观年间在位的皇帝是( )
A. 唐太宗 B. 唐高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A. 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 南水北调
C. 加强了南北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
D. 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
灭掉陈,统一全国,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局面的是( )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高祖 D. 唐太宗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步骤一:近代化的“第一步”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中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谁?
步骤二:第一步探索之“困”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2)材料中李鸿章认为中国落后于西方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为“自强”,李鸿章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探索?
步骤三:困之“获”与“析”
材料三“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3)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这场运动从西方文明中采纳了哪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并概述其历史地位。
(4)材料三中的“更为可取的东西”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