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 )
A. 春秋战国时期 B. 魏晋南北朝时期 C. 辽宋夏金时期 D. 五代十国时期
科举制是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重要制度,科举制正式形成于( )
A. 隋文帝时 B. 隋炀帝时 C. 唐太宗时 D. 唐玄宗时
一唐代诗人皮日休有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此河”的中心点是( )
A. 余杭 B. 涿郡 C. 洛阳 D. 长安
小虎同学善于总结思考,学习完七年级下册第1—11课后,他对部分问题进行了归纳,从以下历史笔记中可以看出他的很多学习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创新制度篇)
(1)隋朝的科举制正式创立于哪位皇帝统治时期?唐朝时期哪几位皇帝促进了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宋代科举制度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深远的影响?
(2)元朝的行省制度规定:在中央设 ,在地方设 。
(和谐盛世篇)
(3)唐太宗统治时期,之所以出现了政治清明的盛世景象,与他广开言路、善于纳谏是分不开的,他重用的一位敢于直言的大臣是谁?他统治时期出现的盛世名称是什么?
(民族关系篇)
(4)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体现了他怎样的民族政策?唐太宗因此被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什么?
(少数民族帝王篇)
(5)结合所学知识,将下表填写完整。
民族 | 人物 | 功 绩 |
契丹 | ① |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 |
党项 | ② | 建立西夏,定都兴庆府 |
女真 | ③ | 起兵抗辽,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 |
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
(1)材料一中南北方的人口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导致这一变化的政治因素是什么?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宋史》
(2)材料二中国家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何处?表明了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3)图1中的农具发明于什么时期?图2表明手工业部门已经初步具备了什么意识?图3表明了南宋时期哪一经济领域的兴盛?
(4)如果你选用以上材料进行合作探究学习,那么确定的研究主题是什么?
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源%库
材料一: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
(1)采纳魏征建议开创“贞观之治”的皇帝是谁?上则材料反映了贞观之治哪一方面的内容?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2)吐蕃人是现在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
材料三: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人教版七下教材
(3) 唐朝时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被称为什么?
(4)哪一本书记载了玄奘游历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
材料四: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5)列举唐朝历史上最典型的两例。
材料五: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6)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