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 ) A...

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  )

A. 休养生息政策 B. 重文轻武政策

C. 重武轻文政策 D. 对外开放政策

 

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体现了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故此题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隋唐时期,青年李进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骑射好手。一天,他告别父母,满怀信心地赶赴洛阳参加武举考试。这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武则天

 

查看答案

《贞观政要》记载: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曰:“甚难。”太宗曰:“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可难?”.(太宗)又谓(太子)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反映唐太宗的治国策略有:

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②任用贤才

③虚心纳谏

④合并州县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有人这样赞美大运河,“翻开人类历史的记录本,从没有一页如中国大运河一般,将人类勤劳与勇气,文明与智慧标记得如此熠熠生辉。”隋朝大运河开凿的中心是

A. 长安

B. 涿郡

C. 余杭

D. 洛阳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

材料二:“乃命郑和……以次遍历西南洋诸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使之朝贡,有不服者则以兵慑之。”

——《明通鉴》

材料三: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郑和的船队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洋航海技术,能够准确地测定航区、航线和舱位,有效地利用季风、海流进行航行。

郑和的船队为保证航行时的协调一致,采用了多种通信手段,白天升起旗为号,夜间悬灯为号,遇到天气恶劣视野不良时,则用吹喇叭、敲锣打鼓的方式,整支船队……都在同一号令下进行。

——《中国历史》七下

(1)综合材料一、二,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明朝皇帝用什么方式达成其目的?

(3)椐材料三,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初期虽然还处在战争状态,但赵匡胤对开科取士却没有丝毫懈怠,建国当年便举行了第一次科举考试,录取了19人;第二年考试,只录取了11人;此后数年,每榜进士大约都在10人左右,最少的乾德四年(966年)仅录取了6个人,可谓凤毛麟角。而唐、五代以来,每科进士都录取在二三十人上下。

材料二:开宝三年(970年),宋太祖命主持科举的礼部整理近十年以及后周乃至后汉的举子档案,统计一下,看历以15次考试全部终场还没有考中的究竟有多少人,礼部经过仔细核查,列出了以司马甫为首共计106人的名字。赵匡胤大笔一挥:这些人实在不易,统统赐本科进士出身。后来,在宋朝,这种进士有个专门的名称,叫做“恩科进士”。即皇帝开恩御赐的进士。

材料三:入宋以后,“为父兄者,以其子与北不文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不学为辱。”

(1)材料一中宋初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什么?材料一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宋太祖“大笔一挥”的目的。

(3)材料三反映了入宋以后出现了怎样的社会风气?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社会风气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