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著名长城学者罗哲文指出:关于长城的功用,过去一直被认为是防御扰掠的,目的在于封闭。然而,长城还曾有保护通讯和商旅往来的对外开放功用。从秦朝开始,长城和烽燧(即烽火台,是古代报警系统,如有敌情,白天燃烟,夜晚放火,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是保证域内交通大道畅通的重要条件。汉代打通了西域的交通大道,长城烽燧正是沿此道修筑。使节往来,商旅往还都是走的这条大道。长城成为保护‘丝绸之路’的屏障。
——选自人教版八上《历史与社会》
材料二 1500年以前的历史实质上是欧亚大陆的历史。一条“丝绸之路”把欧亚非三大洲联系在一起,在这条商路上奔波的商人中间,有不少阿拉伯人,他们把中国古代文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文化。他们在不同的文明之间搭起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材料三 欧洲人能够多在15世纪末开辟新的航路,是由许多因素促成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已经能够制造适合远航的大船,并从意大利人那里学到了大量航海知识。葡萄牙国王拥有一批来自各国的海员。古希腊人托勒密的地圆说逐渐被人们接受。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国王希望能够从东方直接获得金银、香料等商品,对远洋事业很支持。15世纪时,东西方传统的陆路商路被阻断。哥伦布等航海家具有探险精神,以及超人的意志和智慧。
——选自人教版八下《历史与社会》
(1)依据材料一,归纳长城的作用?
(2)说出材料二中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的史实。
(3)依据材料三,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4)综上所述,东西方文明交流过程中,具备的共同条件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
材料二:如下图
(1)材料一反应了怎么样的社会现实?
(2)明朝时我国科举考试出现了新变化,这种变化是什么?
(3)材料二图中考生金榜题名就喜,名落孙山就悲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是什么?
隋朝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绵延两千多千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2014年在卡塔尔首都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隋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
A.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B. 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C. 促进民族间的友好往来
D. 防洪灌溉,促进农业的发展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共同注意的问题是( )
A. 轻徭薄赋 B. 重用人才 C. 善于纳谏 D. 减轻刑罚
下列关于唐代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饮茶之风风靡全国
B. 人们可以用上青瓷碗白瓷壶
C. 农民可以用曲辕犁犁耕,筒车灌溉
D. 除夕夜,百姓挂年画,贴“桃符”
假若你想要研究唐朝时西域和西亚的历史,最好的参考书是( )
A. 《大唐西域记》 B. 《史记》
C. 《西游记》 D. 《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