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来纪念辛亥革命,现邀请你共同探究。 方式一:成语学史 “...

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来纪念辛亥革命,现邀请你共同探究。

方式一:成语学史

“望风而起”喻指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

(1)武昌起义后,各地为何纷纷响应?

方式二:史料学史

1912年2月,孙中山说君主专制制度“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

(2)根据史料指出,孙中山说此话的背景是什么?从此话中可以看出孙中山认为辛亥革命具有哪一历史意义?

方式三:标语学史

福建的厦门和台湾当局控制的金门隔海相望,其最近距离不足4千米。当人们在厦门岛东南面海滩游玩的时候,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海峡两岸,各竖立着一个巨大的标语牌,厦门一边写着“一国两制,统一中国”,金门那边写着“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3)材料中的两个口号有何共同点?

(4)除了上述三种方式,请你再举出一种课外学史的有效途径。

 

(1)因为清政府的统治不得人心;孙中山长期的革命宣传,使得革命思想深入人心。 (2)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3)都要实现祖国统一。 (4)上网搜索、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等。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的统治不得人心,孙中山长期的革命宣传,使得革命思想深入人心,所以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 (2)根据材料的“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3)根据材料的“海峡两岸,各竖立着一个巨大的标语牌,厦门一边写着‘一国两制,统一中国’,金门那边写着‘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可以看出材料中的两个口号的共同点是都要实现祖国统一。 (4) 课外学史的有效途径有很多,比如可以上网搜索、到图书馆查阅资料、阅读历史书籍、进行实地考察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丰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随后,民主革命团体纷纷出现,在孙中山的推动下,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这一组织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材料二

辛亥革命大事记

时间

事件

1911年10月10日

A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2月12日

宣统帝下诏退位

……

……

 

材料三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达,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材料四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

(1)写出材料一中“统一的革命组织”的名称。

(2)材料二表格中的A处应为哪一事件?根据材料二,写出孙中山的主要历史功绩。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写出辛亥革命的影响。

 

查看答案

袁世凯得以复辟帝制的原因有(  )

①袁世凯拥有最高地位和独裁权力 

②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支持 

③尊孔复古的思想逆流泛滥 

④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力量涣散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日本在“二十一条”中提出“中国沿海港湾及岛屿概不让与或租与他国”的真实目的是(  )

A. 欺骗中国国民及世界舆论

B. 维护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

C. 排斥其他列强,以独霸中国

D. 维护北洋军阀政府的权益

 

查看答案

《中华民国约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内容上的主要不同点是(  )

A. 改民主共和制为君主立宪制

B. 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

C. 改总统任期制为皇帝终身制

D. 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无限扩大总统权限

 

查看答案

1913年,国民党领导人宋教仁遇刺身亡。下列挽联中悼念宋教仁的是(  )

A. “作公民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B. “谤满天下泪满天下,创造共和再造共和”

C.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D.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