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由东南根抵。语曰“苏湖熟,天下足”。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中反映出“苏湖”在当时有什么重要地位?从材料二看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3)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4)你认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哪些启示?

 

(1)北民南迁,宋代南方人口数量大大超过北方 (2)太湖流域已经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随着南方经济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 (3)南方社会相对稳定;人口增加,劳动力増加,特別是北方农民南迁,帯去了先进的生广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业发展等;统治者的重视等。 (4)要保持社会稳定;引进先进生广技术;保护自然环境等。其中之二即可。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的“西汉、唐代和北宋南北方人口对照表” 反映出从西汉到北宋,北民大量南迁,宋代南方人口数量大大超过北方 (2)根据材料二的“苏湖熟,天下足”可知当时的太湖流域已经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材料二的“苏湖熟,天下足”和“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表明随着南方经济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方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北民大量南迁,使南方人口增加,劳动力増加,特別是北方农民南迁,帯去了先进的生广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业发展等;南方统治者的重视等。这些都是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4)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的启示有:要保持社会的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要引进先进生广技术,发展经济;要注意保护自然环境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如图是黎明同学收集的三幅图片,请你完成下面所缺内容。

图A反映了____(朝代)修建的运河,是____(人物)为连接南北交通,巩固统治而开凿的。图B是根据唐朝高僧____(人物)口述而整理,是研究唐朝时西域和西亚历史的参考书,他历尽艰险到____(地点)取经。图C是____(人物)的塑像,他是____(朝代)著名抗金将领。

(2)朝阳同学整理了两则材料,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深知“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人不计资历地望,不计亲疏恩怨,凡有治国安邦之才,都委以重任。

①材料一反映唐太宗重视人才,为选拔官员他完善了什么制度?他在位时的年号是什么?

材料二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②材料二的“他”是谁?“全盛时期”又指什么?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著怍。下列著作搭配不正确的是

A.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

B. 《本草纲目》——李时珍

C. 《天工开物》——贾思勰

D. 《农政全书》——徐光启

 

查看答案

气势磅礴的明长城

A.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 西起陇西东到山海关

C. 西至嘉峪关东起鸭绿江

D. 西起嘉峪关东到辽东

 

查看答案

1771年9月,乾隆帝在承德接见渥巴锡,并赏赐大批牲畜、米麦、布匹等物资。渥巴锡得到乾隆帝赏赐的主要原因是

A. 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

B. 率领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C. 成功收复了台湾

D. 抗击了倭寇对东南沿海的侵略

 

查看答案

1685年和1686年组织清军两次在雅克萨击败沙俄侵略军的是

A. 康熙帝    B. 雍正帝

C. 乾隆帝    D. 道光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