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题文)10世纪时,一位阿拉伯学者到西欧去旅游考察,他对西欧的感观,最可能是 A...

(题文)10世纪时,一位阿拉伯学者到西欧去旅游考察,他对西欧的感观,最可能是

A. 对西欧的落后和民俗鄙陋大加批评

B. 对统一西欧的强大政权印象深刻

C. 对西欧经济和城市的繁荣赞赏不已

D. 对西欧的大学林立感到惊讶不止

 

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起来,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那些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意大利、法兰西、英格兰、德意志等,都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城市。所以,10世纪时,一位阿拉伯学者到西欧去旅游考察,他对西欧的感观,最可能是对西欧经济和城市的繁荣赞赏不已,C项符合题意;AB两项不符合史实;西欧的大学出现的时间是12世纪,D项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农奴的房舍、可耕地、草地、森林、湖泊、河流都归领主所有,农奴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或服一定的徭役方可以使用它们。”文中的情景出现于

A. 希腊“古典时代”

B. 中国夏商时期

C. 种姓制度的印度

D. 中世纪的西欧

 

查看答案

(题文)中国西周分封制与西欧中世纪封建等级制有相似之处,其中维系上下级关系的纽带都是

A. 土地与义务

B. 领导与服从

C. 俸禄与效忠

D. 土地与赋税

 

查看答案

法兰克王国是由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的封建王国,它建立在哪个帝国基础之上

A. 亚历山大帝国

B. 罗马帝国

C. 西罗马帝国

D. 东罗马帝国

 

查看答案

(题文)辨析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罗马共和国的最高行政长官,由百人团会议从奴隶主贵族中选举产生,由两人担任,任期一年,退职后进入元老院,主持国家行政,两个执政官权位相等,一切政令如果得不到两人一致同意,就不能付诸实行。当国家遇到危机情况时,经元老院提名,就以执政官中的一人为独裁官,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其任期不能超过六个月。

材料三当时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不仅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防。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也传到帝国。原来落后的帝国西部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

(1)材料一中的两位人物分别是谁?请概括他们的主要贡献。

(2)图一、图二中两位人物实施制度有何不同?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借鉴?

(3)材料二中罗马共和国建立于何时?哪一事件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

(4)材料三中的“帝国”指哪一帝国?该帝国何时建立?请谈谈这一帝国后来衰亡的原因。

 

查看答案

辨析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请概括他的主要事迹及影响。

(2)图二中的人物是谁?请写出他在历法方面的一项成就。

(3)图三中的人物是谁?结合他的成就,请给他写一张简介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