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表是某村农户构成变化表(单位:户),与表中1953年数据变化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下表是某村农户构成变化表(单位:户),与表中1953年数据变化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48年

86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47

355

0

4

0

7

 

 

A. 农业合作化运动

B. 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新中国初期的土地改革

 

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1952年我国进行了土地改革运动,没收了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真正获得了解放。1953年土地改革已经完成,所以富农和地主的数据都变成“0”。A项农业合作化运动指的是1953年到1956年三大改造时期进行的;B项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的;C项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时间是1958年。所以ABC都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好的歌曲,能够唱出时代的主旋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

A. 转战陕北斗智斗勇

B. 决战平津瓮中捉整

C.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D. 液江战役乘胜追击

 

查看答案

下图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理解,正确的是

A. 标志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C. 彻底推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D. 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9年8月初,广东禁烟的消息传到了英国,英国商业资产阶级及鸦片贸易集团立刻发出一片战争喧嚣。他们纷纷致书英国政府,狂妄叫嚷:“中国方面的无理举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在不列颠现在极应以武力方式向中国要求恢复名誉’了。”

(1)“中国方面的无理举动”指的是什么?大不列颠为“恢复名誉”以武力方式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这场战争最终的结局如何?结合材料一,写出最能体现大不列颠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本目的的条款。

材料二  1895年,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出了一副对联,其上联是:“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当他把上联拿给前去日本谈判的清朝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要求李鸿章对下联时,这位清政府举足轻重的人物思考良久,终于勉强对出了下联:“天无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

(2)材料二与近代日本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有关,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李鸿章为什么要“前去日本谈判”?谈判的结果是签订了什么条约?请举出这个条约有关割地的内容。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3)材料三中这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最能体现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延”的条款是什么?

(4)概括出材料一和材料二这两个条约内容的相似之处。

(5)综合以上材料,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开放            、福州、厦门、         、宁波五处为通商口岸;     ;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材料二   清政府割、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                   、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  清政府赔款白银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        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请回答:

(1)请将上述材料的内容补充完整。

(2)写出上述材料分别是哪个条约的内容。

(3)上述三个条约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什么重大影响?

 

查看答案

1841年英军占领了香港岛;1851年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901年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 )

A. 西方侵华史

B. 西方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C.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

D. 中国人民探索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