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题文)16世纪时,越来越多的人穿上了丝绸衣服,睡觉时用木板床,窗户上的蜡布和纸...

(题文)16世纪时,越来越多的人穿上了丝绸衣服,睡觉时用木板床,窗户上的蜡布和纸换上了玻璃,这说明当时

A. 手工工场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B. 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基本消除

C. 机器工业使社会产品日益丰富

D. 近代的人们开始变得贪图享受

 

A 【解析】 依据材料“越来越多的人穿上了丝绸衣服,睡觉时用木板床,窗户上的蜡布和纸换上了玻璃”,可见改善了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结合课本所学,在手工工场出现之前丝绸衣服、瓷器、玻璃等等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享用,这是因为这些东西在手工工场出现之前产量比较低,未能普及。13世纪欧洲手工业发展,农村出现了出现手工工场;手工工场出现后,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了各项工业的发展,丝绸衣服、瓷器、玻璃等产量大幅增加,所以广大普通百姓也能从中受益。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不合题意,故选择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不属于手工工场特点的是

A. 出现了雇佣劳动,工厂主是生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B. 工人多分工合作

C. 与手工作坊相比生产规模大,产量高

D. 机器大生产

 

查看答案

手工工场出现后,产生了新的阶层,下列属于新阶级的是(    )

A. 地主与农民    B. 商人与工人    C. 贵族与农民    D. 资本家与工人

 

查看答案

手工工场的出现被喻为工业文明的“曙光”,这是因为

A. 手工工场比手工作坊的规模大

B. 西欧各国君主大力发展工商业

C. 随着手工工场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

D. 工人之间分工合作

 

查看答案

马克思说:“一旦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出现在土地所有者和实现从事劳动的农民之间,一切从农村旧的生产方式产生的关系就会解体。”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农村中资本主义关系出现标志着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B. 大批破产农民沦为雇农,改变了农村的自然经济

C. 农业资本家租来土地,雇佣农业工人耕种,并进行资本主义经营,冲击了旧的生产方式

D.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农村货币关系发展的结果,瓦解了农村的封建关系

 

查看答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共同理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13年,习近平主席对“中国梦”进行深刻的阐述。请概括“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怎样的奋斗目标?

(2)“兄弟齐心,其利斯金。”2013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指出,两岸同胞共同来圆“中国梦”。党和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的中国梦,制定了什么基本方针?

(3)中共十九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迈步中国梦指明了方向。会议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会议确立了党什么样的新的指导思想?

(4)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应该如何去助力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