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六七千年前,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都已经进入到农耕文化的时代。下列表述符合这两个氏族农耕文化特征的是( )
A. 开始使用铁制农具 B. 逐步推广牛耕技术
C. 饲养家畜制造陶器 D. 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邮票反映的是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文物,它见证了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①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 ②他们主要使用青铜农具
③他们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 ④他们已学会了制作舟船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七年级同学观看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其中可以看到的生活场景可能有( )
①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
②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
③北京人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成果
④山顶洞人有审美意识,磨制一些染色的石珠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器物之路)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制度变革)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分析,洋务运动60年代和70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提出的口号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历史事件发生于哪一年?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这次政治运动的名称是什么?
(3)哪一个条约的签订才引起材料二的发生?与《南京条约》比较,这一条约新增加的内容是什么?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主题设计了以下几个栏目,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相关问题。
(成立条件)
五四运动后,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与工农民众相结合,积极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准备。1920年,金华籍教育家陈望道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同年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创建。
(1)陈望道等人的活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哪些准备?
(经典内容)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简表
(2)请你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简表中的A和B处填写完整。
(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在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重大意义中,你是如何理解当中的“新”字的?
(4)通过以上探究活动,你从中得出了怎样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材料二: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你认为材料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2)材料二的内容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怎样的变化?
(3)对文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有哪些?请结合学过的内容列举出来。
(4)针对中国19世纪这种“入侵和反入侵”的斗争,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