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孙中山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他愈挫愈奋,为中国的民主革命作出了...

孙中山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他愈挫愈奋,为中国的民主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泽民在纪念某历史事件九十周年大会上说道:“九十年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

材料二  孙中山早年在香港学医,毕业后做医生。他擅长外科和治疗肺病。孙中山对待病人,真诚亲切,有求必应。通过行医实践,孙中山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他决计借行医来积极结识不满清朝统治的爱国青年和知识分子,互相议论时政,寻求救国救民道路,开始从事挽救民族危亡的政治运动。

(1)材料一中的这场革命是什么?有人认为这场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发生的第一次巨变,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孙中山先生放弃从医生涯走上革命道路的历史背景是什么?请你列举孙中山从事革命后的重要两个活动。

(3)对于辛亥革命的评价,同学们有三种观点:①它是一场基本上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②它是一场失败的资产阶级革命。③它是一场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以上三种观点,你认为哪一种观点正确?为什么?

(4)通过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我们应该向孙中山先生学习哪些优秀品质?

 

(1)辛亥革命;因为它结束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 (2)历史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加紧侵华,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活动:创建兴中会,组建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创立中华民国等。 (3)观点 ①正确,理由: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了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观点②正确,理由: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观点③正确,说辛亥革命成功,主要是从其历史作用、功绩方面而言的;说它失败,是因为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4)学习他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根据材料中的“九十年前”可知具体指1911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所有说“这场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发生的第一次剧变”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加紧侵华,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孙中山先生放弃从医生涯走上革命道路。 孙中山从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所从事的主要革命活动有:创立兴中会、建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最终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3)对于辛亥革命的评价可以说它是成功的也可以说它是失败的,所以三种观点都有道理。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了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从这点上说辛亥革命是成功的。但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所以辛亥革命又是失败的。所以说辛亥革命成功,主要是从其历史作用、功绩方面而言的,说它失败,是因为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言之有理即可)。 (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学习孙中山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们想通过努力,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共使,无人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材料二:“他们注重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制造船炮,镇压人民,维护封建统治。”

材料三:“他们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四:“他们提出‘扶清灭洋’口号,鲜明地表达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同时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1)指出材料二及材料三分别是哪些政治派别的主张?

(2)针对这四种思想,这些政治派别在当时兴起了什么运动?

(3)在上面四个运动中,选出二个运动分别指出其有什么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

“赔两亿、割三地、设工厂、开四地。”这句口诀反映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查看答案

“皇帝倒了,辫子割了”。下列直接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事件是(    )

A. 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    C. 八国联军侵华    D. 新中国成立

 

查看答案

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后来把它阐发为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①民族  ②民主 ③民权  ④民生

A. 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我国当代一位著名的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下图所示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A. 近代中国大门被打开

B. 洋务运动破产

C.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D.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