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国近代史,既是外国列强的侵华史,又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同时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

    中国近代史,既是外国列强的侵华史,又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同时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中国人)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

材料二:

材料三:(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新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

﹣﹣梁启超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名称是叫什么?此次战争后被迫签订的条约是什么?

(2)图一、图二是哪一运动的产物?图一、图二反映了此运动前期和后期追求的目标分别是什么?

(3)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揭开了哪一运动的序幕?

(4)材料三中梁启超给予戊戌变法极高的评价,戊戌变法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1)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2)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3)维新变法运动。 (4)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或者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1894年,日本为了侵略朝鲜,称霸世界,发动了侵华战争,因为这一年是甲午年,这一战争被称为“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依据所学可知,图一、图二是洋务运动的产物,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近代的军事工业,例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民用企业,例如汉阳铁厂,轮船招商局等,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依据图三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公车上书是1895年,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进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主张变法的事件,揭开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序幕。 (4)依据所学可知,戊戌变法虽然是失败的,但是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自强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中国屡遭西方列强的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二 自强的中国人进行了近代化探索,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等历程……道路艰难曲折。

请回答:

(1)1840年至1901年,西方列强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2)什么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条约中的哪一条内容最能说明清政府

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通过对中国近代史《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一章的学习,给你的最大感悟是什么?

 

查看答案

(故宫)那些太和殿前永存的铜缸记录着中国人在20世纪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一缕缕刀痕割出千百晚同胞的血泪,牢牢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复兴之路》这段解说词中的国耻指的是(    )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查看答案

1900年前后,在清廷的默许下,义和团团民打着旗号,纷纷进入天津、北京。其中,义和团打的“旗号”是(  )

A. “反清灭洋”    B. “扶清灭洋”    C. “自强”“求富”    D. “救亡图存”

 

查看答案

为了宣传变法,维新派进行了一系列活动,其中不包括(  )

A. 创办报刊    B. 组织学会    C. 开办学堂    D. 派留学生出国

 

查看答案

如果要拍摄“戊戌六君子”专题片,下列人物不在“戊戌六君子”之列的是(  )

A. 谭嗣同 、刘光第    B. 康有为、梁启超    C. 林旭、杨深秀    D. 康广仁、杨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