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是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这种简单的生产工具,再加...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是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这种简单的生产工具,再加上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当时北京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2)图二所示“钻孔石斧”主要反映了我国半坡居民的生产工具,他们生活在哪一大河流域?他们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

(3)图三是“铁制农具”。那么铁制工具何时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有什么重要影响?

(4)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再到铁制工具,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1)过着群居生活。 (2)黄河流域。粟。 (3)春秋后期。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4)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社会生力产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得到改进,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 【解析】 (1)依据课本所学,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那时周口店一带,森林茂密,野草丛生,野兽出没,北京人使用敲打成的粗糙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凭着即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苦的斗争。在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力,只靠单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下去,北京人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过着群居生活。 (2)依据课本所学,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陕西安半坡村,距今约6000年,他们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等开垦土地,用石刀收割庄稼,他们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3)依据课本所学,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4)依据课本所学和前面的材料,从北京人使用的简单粗糙的石器,到半坡居民的磨制石器和木制耒耜,到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反映了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社会生力产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得到改进,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尽管战国时期动荡不安,但它在经济上的富足,文化上的昌盛,都足以使这个时代在5 000年历史的群峰中拔地而起。它在思想文化上的表现是(     )

A. 礼仪教化    B. 甲骨文的出现    C. 百家争鸣    D. 私学的出现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造就出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文化巨匠。以下对诸子百家思想表述正确的是(   )

A. 韩非子主张“法治",强调“法与时移”    B. 孔子主张“仁政”,认为“苛政猛于虎”

C. 墨子主张“无为”,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    D. 老子主张“兼爱”,提倡视人如己,互助友爱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有一学派认为:“明主像天,因为他依法行事,公正无私。明主有权威、权力以加强其命令的力量。”这一学派是(     )

A. 儒家    B. 墨家    C. 法家    D. 道家

 

查看答案

(题文)“孔子是万世师表。他很了解自己的学生,知道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

A. 三人行必有吾师    B. 有教无类

C. 因材施教    D. 以“德”化人

 

查看答案

对联“恢拓禹功名父子;创开天府古神仙”称颂的人物

A. 治理了黄河水患

B. 编著了《道德经》

C. 修建了都江堰

D. 开凿了大运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