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的“诸侯”是通过什么制度产生的?西周为什么要实行...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的“诸侯”是通过什么制度产生的?西周为什么要实行这种制度?

(2)图二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基本情况,这一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是谁?

(3)图三中与“周天子”并立的七个诸侯国在历史上称为什么?到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诸侯国是哪个?

(4)从图一到图三,诸侯对天子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1)分封制。保证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2)齐桓公。 (3)战国七雄。秦国。 (4)图一,西周时,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图二,从春秋时期开始,分封制逐步瓦解,周王室地位下降,诸侯势力崛起,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图三,到战国时期,维系周王室统治的各种制度已完全崩溃,强大的诸侯国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图拓展疆域。(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依据图一西周等级示意图,结合课本所学,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式,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实行分封制;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国,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2)依据课本所学,春秋时期的齐国是东方一个大国,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进行改革。通过改革,齐国富国兵强。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3)依据图三“战国形势图”,结合课本所学,经过春秋300年的纷争,大部分的小诸侯国被兼并,维系周王室统治的各种制度已经完成崩溃。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当时的诸侯国有十几个,其中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诸侯国。 (4)依据前面的问题图一西周实行分封制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随天竺作战;图二从春秋时期开始,分封制逐步瓦解,周王室地位下降,无力控制诸侯,诸侯势力崛起,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图三战国时期,维系周王室统治的各种制度已完全崩溃,强大的诸侯国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图拓展疆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是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这种简单的生产工具,再加上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当时北京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2)图二所示“钻孔石斧”主要反映了我国半坡居民的生产工具,他们生活在哪一大河流域?他们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

(3)图三是“铁制农具”。那么铁制工具何时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有什么重要影响?

(4)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再到铁制工具,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查看答案

尽管战国时期动荡不安,但它在经济上的富足,文化上的昌盛,都足以使这个时代在5 000年历史的群峰中拔地而起。它在思想文化上的表现是(     )

A. 礼仪教化    B. 甲骨文的出现    C. 百家争鸣    D. 私学的出现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造就出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文化巨匠。以下对诸子百家思想表述正确的是(   )

A. 韩非子主张“法治",强调“法与时移”    B. 孔子主张“仁政”,认为“苛政猛于虎”

C. 墨子主张“无为”,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    D. 老子主张“兼爱”,提倡视人如己,互助友爱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有一学派认为:“明主像天,因为他依法行事,公正无私。明主有权威、权力以加强其命令的力量。”这一学派是(     )

A. 儒家    B. 墨家    C. 法家    D. 道家

 

查看答案

(题文)“孔子是万世师表。他很了解自己的学生,知道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

A. 三人行必有吾师    B. 有教无类

C. 因材施教    D. 以“德”化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