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组,我却说...

“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组,我却说是袁世凯。”这幅挽联中提及的事件最终引发了(   )

A. 护国运动

B. 武昌起义

C. 戊戌政变

D. “二次革命”

 

D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今年又杀宋教仁;我却说是袁世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为阻止国民党控制国会,1913年春,他派人在上海火车站刺杀了宋教仁。宋教仁被刺震惊全国,袁世凯遭到全国舆论的谴责。孙中山号召兴师讨袁,发动“二次革命”。因此这幅挽联中提及的事件最终引发了“二次革命”。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 A. 护国运动发生在1915年;选项 B. 武昌起义是1911年;选项 C. 戊戌政变是1898年,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了重新组织责任内阁限定袁世凯权利,革命党人将同盟会改组为(   )

A. 兴中会

B. 国民党

C. 强学会

D. 共进会

 

查看答案

如果以“追寻共和足迹”为主题出一期板报,请在下列内容中选取可用素材并按顺序排列(   )

①中国同盟会成立  ②公车上书  ③中华民国成立   

④武昌起义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A. ①④⑤③

B. ②④③⑤

C. ①④③⑤

D. ②①④③

 

查看答案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是(   )

A. 《铁定宪法大纲》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中华民国宪法》

D. 《中华民国宪法》

 

查看答案

民国27年换算成公元纪年应是(   )

A. 1926年

B. 1927年

C. 1937年

D. 1938年

 

查看答案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绘制一些简单的图示,可以使我们对历史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与发展有更直观的了解。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 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B. 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