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3日上午,孙中山铜像回迁揭幕仪式在南京市新街口广场隆重举行。孙中山先生受世人敬仰,其丰功伟绩有( )
①建立中国同盟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亲自发动武昌起义 ④成立中华民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他上书李鸿章要求改革被拒绝后,只好出国,前往他早年曾求学的檀香山。这时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已三月余,日军已侵人中国东北。怀抱“改良祖国”大志,却痛感报国无门的他愈益忧愤,遂在华侨中揭露清王朝的腐朽残暴,倡议集结团体,共谋救国大计。为此“他”
A. 发起了“公车上书”
B. 组织了兴中会
C. 领导了武昌起义
D. 发动广州起义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
A. 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
B.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C. 1860年前后,俄国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D. 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指责西汉的古文经书全系刘歆伪造,《孔子改制考》将孔子打扮为“改制立法”的祖师爷。两书都没有充分的、有说服力的证据,不用说守旧派反对,当时的一些开明人士也不赞成。可见,维新变法失败是由于
A. 顽固派势力强大
B. 维新派及光绪皇帝在实施变法时冒进
C. 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
D. 维新派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如下“百日维新”的主要措施中,最具“民主”气息的是
A.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B.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C. 设立京师大学堂
D. 裁减绿营,精练新军
下面是近代某位人士回忆录的一部分。 回忆录反映的史实是割去了台湾之后……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一般读书人向来莫谈国事的,也要与闻国事, 为什么人家比我强,而我们比人弱?为什么被挫于一个小小日本国呢?读书人除了八股八韵之外,还有他应该研究的学问呢!
A. 鸦片战争的结果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结果
C. 《马关条约》签订的影响
D. 《辛丑条约》签订的影响